王徴君潢具舟城西同楚二沙門小坐柵洪橋下
大江從西來,東抵長干岡。
至今號柵洪,對城橫石梁。
落日照金陵,火旻生秋涼。
都城久塵坌,出郊且相羊。
客有五六人,鼓枻歌滄浪。
盤中設瓜果,几案羅酒漿。
上坐老沙門,舊日名省郎。
曾折帝廷檻,幾死丹陛旁。
天子自明聖,畢竟誅安昌。
南走侍密勿,一身再奔亾。
復有一少者,沈毅尤非常。
不肯道姓名,世莫知行藏。
其餘數君子,鬚睂各軒昂。
爲我操南音,未言神已傷。
流賊自中州,楚實當其吭。
出入十五郡,南國無安疆。
血成江漢流,骨與灊廬望。
赫怒我先帝,親遣元臣行。
北落開和門,三台動光芒。
一旦霣大命,藩后殘荆襄。
遂令三楚間,哀哉久戰塲。
寧南佩侯印,忽焉竟披猖。
稱兵據上流,以國資東陽。
豈無材略士,忍死奔遐荒。
落鴈衡北囘,窮烏樹南翔。
可憐洞庭水,遺烈存中湘。
連營十三鎭,恣肆無朝綱。
夜半相誅屠,三宫離武岡。
黔中亦楚地,君長皆印章。
國家有驅除,往往用土狼。
積雨閉摩泥,毒流漲昆明。
蠻陬地斗絶,極目天茫茫。
頃者西方兵,連歲爭辰陽。
心悼黄屋逺,眼倦烽火忙。
楚雖三戸存,其人故倔彊。
崎嶇二君子,志意不可量。
鄖公抗忠貞,左徒吐潔芳。
舉頭是青天,不見二曜光。
何意多同心,合沓來諸方。
僕本呉趨士,雅志陵秋霜。
適來新亭宴,得共賓主觴。
戮力事神州,斯言固難忘。
我寧爲楚囚,流涕空霑裳。
拼音

顧炎武
明末清初江南崑山人,本名繼坤,改名絳,字忠清;南都敗後,改炎武,字寧人,號亭林,自署蔣山傭。明諸生。青年時“感四國之多虞,恥經生之寡術”,發憤爲經世致用之學。曾參加崑山抗清義軍,敗,幸而得脫。後漫遊南北,屢謁明陵。所至每墾田度地,結交豪傑之士,爲光復計。最後定居華陰。其時西南永曆政權已覆滅,仍不忘恢復。曾出雁門,至大同,有所營謀。卒於曲沃。其學以「博學於文,行己有恥」爲主,合學與行、治學與經世爲一,於經史兵農音韻訓詁以及典章制度,無所不通。旅行中載書自隨,考察山川險要,土物民風,隨時發書查覈。康熙間被舉鴻博,堅拒不就。著作繁多,而畢生心力所注,在《日知錄》一書,另有《天下郡國利病書》、《肇域志》、《音學五書》、《亭林詩文集》等。
► 4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