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麌引

今年祖龍死,乃至明年亡。 佛狸死卯年,却待辰年戕。 歷數推遷小嬴縮,天行有餘或不足。 東支跳梁歷三世,四十五年稱僞霽。 牂牁越嶲入輿圖,兩戒山河歸宰制。 佳兵不祥,天道好還。 爲賊自賊,爲殘自殘。 我國金甌本無缺,亂之初生自支孽。 徴兵以願州,加餉以願州。 土司一反西蜀憂,妖民一唱山東愁。 以至神州半流賊,誰其嚆矢繇支尤。 四入郊圻躪魯齊,破屠邑城不可數。 刳腹絶腸,折頸摺頤,以澤量屍。 幸而得囚,去乃爲支。 支口呀呀,鑿齒鋸牙。 建蚩旗,乘莽車。 視干城之流血,擁豔女兮如花。 嗚呼支德之殘如此,而謂天欲與之國家。 然則蒼蒼者其果無知也耶,或曰完顔氏之興不亦然與。 中國之弱,蓋自五代。 宋與契丹,爲兄與弟。 上告之神明,下傳之子孫。 一旦與其屬,支攻其主人。 是以禍成于道君,而天下遂以中分。 然而天監無私,餘殃莫贖。 海水雲昏,幽蘭景促。 彼守緒之遺骸,至臨安而埋獄。 子不見夫五星之麗天,或進或退或留或疾。 大運之來,固不終日。 盈而罰之,天將棄蔡以壅楚,如欲取而固與。 力盡敝五材,火中退寒暑。 湯降文生自不遲,吾將翹足而待之。
拼音
顧炎武

顧炎武

明末清初江南崑山人,本名繼坤,改名絳,字忠清;南都敗後,改炎武,字寧人,號亭林,自署蔣山傭。明諸生。青年時“感四國之多虞,恥經生之寡術”,發憤爲經世致用之學。曾參加崑山抗清義軍,敗,幸而得脫。後漫遊南北,屢謁明陵。所至每墾田度地,結交豪傑之士,爲光復計。最後定居華陰。其時西南永曆政權已覆滅,仍不忘恢復。曾出雁門,至大同,有所營謀。卒於曲沃。其學以「博學於文,行己有恥」爲主,合學與行、治學與經世爲一,於經史兵農音韻訓詁以及典章制度,無所不通。旅行中載書自隨,考察山川險要,土物民風,隨時發書查覈。康熙間被舉鴻博,堅拒不就。著作繁多,而畢生心力所注,在《日知錄》一書,另有《天下郡國利病書》、《肇域志》、《音學五書》、《亭林詩文集》等。 ► 4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