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志堂詩爲襄陽吳傳朋通判作

· 饒節
我思古丈夫,出處各有意。 上焉不作名,下亦豈爲利。 周旋進退間,萬世作凡例。 吁嗟古人遠,中夜輒三起。 老來得賢侯,氣象無乃是。 少年自挺立,學問造嚴祕。 筆端挾風雨,麈尾揠根柢。 問之爲誰歟,盛德有苗裔。 廣陵之外孫,右司公之子。 內師孟母賢,外交天下士。 漸磨薰蒸到,成此不凡器。 年來貳襄陽,豈爲山水計。 政以承母心,欲覲淮源隧。 淮源日夜流,墓木已拱矣。 母來拜墓門,滿下平生淚。 回頭語兒孫,更酹墳前地。 我懷三十年,一飯不忘此。 惟誠通鬼神,志願今乃遂。 兒身勉直道,無貽墓中愧。 寧爲潁封人,勿作魚梁吏。 到官闢高堂,涓潔亦明麗。 夜月進古几,春盤供早薺。 爐薰事禪寂,簡物薄滋味。 起居飲食安,其樂固洩洩。 母身自教子,子養母其志。 要當并外家,十幅作圖記。 大曾信知言,名堂書是事。 更哦諸人詩,千古激彫敝。
拼音

饒節

宋撫州臨川人,字德操,號倚鬆道人。曾爲曾布客,後投書曾布論新法是非,不合,遂落髮爲僧,更名如璧。初在靈隱,晚主襄陽天寧寺。以博學能文見稱,尤長於詩。有《倚鬆老人集》。 ► 3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