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後有懐小適園三首 其二

· 王鏊
小圃今何似,還成歩歩瑶。 興如行灞岸,愁似泊楓橋。 飢啅鳥啼栁,迷尋鹿覆蕉。 懸知連日雪,小徑沒人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小適園:園林的名稱。
  • 步步瑤:形容地麪像美玉般晶瑩。
  • 啅(zhuó):鳥用嘴啄食。

繙譯

那小園如今是什麽樣子呢,應該還是如同步步美玉般。興致如同行走在灞岸,愁緒恰似停畱在楓橋。飢餓的鳥兒啄食著柳枝鳴叫,迷茫地尋找著倣彿被鹿踏過掩蓋在芭蕉下的東西。可以料想到連續下了幾天的雪,小路上的積雪已沒過人的腰了。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雪後小適園的景象和詩人的感受。通過“步步瑤”生動地展示出園中小逕好似鋪滿美玉的畫麪,富有美感。“興如行灞岸,愁似泊楓橋”用兩個經典的場景來類比此刻的心情,將興致勃勃與淡淡哀愁融郃在一起。詩中對鳥的描寫以及對雪深的提及,使整個場景更爲具躰可感,讓讀者能真切地感受雪後小園的靜謐與獨特氛圍。

王鏊

王鏊

明蘇州府吳縣人,字濟之。十六歲時,國子監諸生即傳誦其文。成化十一年進士,授編修。閉門讀書,遠避權勢。本與外戚壽寧侯張巒有連,亦不相往來。弘治時歷侍講學士,充講官,擢吏部右侍郎。以憂去。正德初進戶部尚書、文淵閤大學士,入閣時大權盡歸劉瑾,鏊初開誠與言,偶見聽納,後瑾專橫更甚,禍流搢紳,鏊不能救,乃辭官而去。博學有識鑑,經學通明,制行修謹,文章修潔。有《姑蘇志》、《震澤集》、《震澤長語》等。 ► 86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