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贈

· 趙蕃
衆醉紛紛忌獨醒,也思放意遣沈冥。 斗牛用事無庸問,爲問何年用酒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衆醉紛紛忌獨醒:**衆人皆大醉且紛紛對獨自清醒之人懷有忌恨。這裏化用「衆人皆醉我獨醒」,表示在渾濁的社會風氣中,清醒者受到排斥。
  • **放意:**放寬心意,隨心所欲。
  • **沈冥(chén míng)**:**深沉隱晦,借指隱居。此處指消除內心的鬱悶,尋得精神上的解脫 。
  • 鬥牛用事 鬥牛,星宿名,即鬥宿(南鬥)和牛宿。用事,當權管事。這裏是說當時不良的勢力或環境佔據主導地位。
  • **酒星:**也稱酒旗星,中國古代傳說是主飲酒之星。

翻譯

在這衆人迷醉的世界裏,紛紛忌恨着獨自清醒的人,我也想着放鬆心情,把內心的憂愁煩悶都拋開。如今那些不良勢力當權,不用多問這世道的糟糕情況,只是想問一問,到底哪一年主飲酒的酒星才能發揮作用,讓人們能在酒的世界裏忘懷憂愁,重新迴歸安寧?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在當時社會環境下的孤獨與無奈。詩的開篇「衆醉紛紛忌獨醒」,以鮮明對比,直接揭示出清醒者被排斥的狀況,反映出社會的混濁與世人的庸庸碌碌。「也思放意遣沈冥」寫出詩人想通過放鬆自己、超脫塵世來排解內心的鬱悶,體現了其內心的掙扎與對寧靜的渴望。後兩句「鬥牛用事無庸問,爲問何年用酒星」用含蓄的方式批判了當時不良勢力當道的現狀,借詢問酒星發揮作用的時間,委婉表達希望能有解脫煩惱、獲得心靈自由的時刻。整首詩將社會現實與個人情感緊密結合,語言精煉卻意味深長,以含蓄婉約的筆觸傳達出深沉複雜的心境 。

趙蕃

宋鄭州人,徙居信州玉山,字昌父,號章泉。趙旸孫。以蔭入仕。為太和主簿,以詩受知于楊萬里。調辰州司理參軍,為辨冤獄與郡守力爭,因罷。理宗即位,以為太社令、直秘閣召,皆辭不拜。詔予祠,依前直秘閣致仕。初受學于劉清之,年五十,猶問學于朱熹。喜作詩,與周必大唱酬頗多。卒謚文節。有《乾道稿》、《淳熙稿》、《章泉稿》。 ► 367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