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戶部員外郎張君師允銓選

· 于立
聖主當陽寧,文星冠甲科。 經綸彌宇宙,帶礪誓山河。 荊楚藩屏大,番禺職貢多。 銓衡須遴選,郎署得逶迤。 夙拜天書寵,俄聞使節過。 後塵雲擁騎,前隊鼓鳴鼉。 五嶺初消瘴,三江漸息波。 柴桑訪遺逸,廬阜入吟哦。 地遠雲雙翼,天空海一蠡。 庭闈情最切,鼎鼐味應和。 還直青綾被,重鳴白玉珂。 歸來宣室夜,前席問如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聖主:指皇帝。
  • 文星:指文學才能出衆的人。
  • 甲科:古代科舉考試中的最高等級。
  • 經綸:治理國家大事。
  • 帶礪:比喻國家的穩固。
  • 山河:指國土。
  • 藩屏:指邊疆的防禦。
  • 職貢:指各地向中央政府進貢的物品。
  • 銓衡:選拔官員的制度。
  • 郎署:指官員的辦公地點。
  • 天書:指皇帝的詔書。
  • 使節:指奉命出使的官員。
  • 鼓鳴鼉:鼉(tuó),古代的一種大鼓。這裏指鼓聲。
  • 五嶺:指中國南方的五座大山。
  • 三江:指中國南方的三條主要河流。
  • 柴桑:地名,今江西九江。
  • 廬阜:指廬山。
  • 鼎鼐:古代的烹飪器具,比喻國家的政治。
  • 青綾被:指高級官員的被褥。
  • 白玉珂:指官員的玉帶。
  • 宣室:指皇帝的宮殿。
  • 前席:指皇帝面前。

翻譯

聖明的君主統治着安寧的國家,文學之星高居甲科之首。 治理國家大事,宇宙間無不彌滿,國家的穩固如同山河之誓。 荊楚之地邊疆防禦強大,番禺之地向中央進貢的物品衆多。 選拔官員的制度需要精心挑選,官員的辦公地點得逶迤有致。 曾受天書之寵,不久又聞使節經過。 隨後的塵土中,雲集的騎兵擁護,前面的隊伍鼓聲震天。 五嶺的瘴氣初消,三江的波濤漸息。 前往柴桑尋訪遺逸,廬山之中吟詠詩篇。 地遠如雲的雙翼,天空如海的蠡測。 對家鄉的思念最爲深切,國家的政治應和諧如鼎鼐之味。 迴歸時直披青綾被,重鳴白玉珂。 歸來宣室之夜,前席問君如何?

賞析

這首作品讚頌了聖明君主的統治和文星的高才,描繪了國家的穩固和邊疆的安寧。詩中通過「經綸彌宇宙」、「帶礪誓山河」等詞句,展現了國家的繁榮和治理的廣泛。同時,通過對「五嶺初消瘴」、「三江漸息波」的描寫,表達了邊疆的平靜和國家的安定。最後,詩人在表達對家鄉的思念和對國家政治的期望中,展現了深厚的情感和對國家未來的美好願景。

于立

元南康廬山人,字彥成,號虛白子。博學通古今,善談笑。不求仕進,以詩酒放浪江湖間。有《會稽外史集》 ► 1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