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玉汝以詩編來因次巻首韻

· 張鎡
我生癖耽詩,極力參古意。 寥寥千百年,所取僅三四。 此言或是癡,的確有見地。 大雅既不作,少陵得深致。 楚騷久寂寞,太白重舉似。 堂堂豫章伯,與世不嫵媚。 峭峭後山老,深古復静麗。 長篇雜短章,末學敢睥睨。 儻非四公者,孰畢此能事。 俞君江南英,懶效决科計。 俗子造其廬,覓句獨擁鼻。 雪風灞橋路,想見形夢寐。 貽我青雲編,三讀増畏愧。 未嘗膠山林,亦復到城市。 石頑木鑽透,悟處定不二。 清風濯炎暑,使我破蕪穢。 情悰猥能同,外此誰臭味。 請加精進心,道逺烏足喟。 駸駸不停規,今古本無異。 詩來我知往,因以當交質。
拼音

張鎡

張鎡,原字時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號約齋。先世成紀(今甘肅天水)人,寓居臨安(現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生顯赫,張鎡爲宋南渡名將張俊曾孫,劉光世外孫。張鎡又是宋末著名詩詞家張炎的曾祖,是張氏家族由武功轉向文階過程中的重要環節。隆興二年(1164),爲大理司直。淳熙年間直祕閣通判婺州。慶元初爲司農寺主簿,遷司農寺丞。開禧三年(1207)與謀誅韓侂冑,又欲去宰相史彌遠,事泄,於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編管,卒於是年後。 ► 114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