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葛婦歌

葛不連蔓棻臺臺。我君心苦命更之。嘗膽不苦甘如飴。令我采葛以作絲。 女工織兮不敢遲。弱於羅兮輕霏霏。號絺素兮將獻之。越王悅兮忘罪除。 吳王歡兮飛尺書。增封益地賜羽奇。機杖茵蓐諸侯儀。羣臣拜舞天顏舒。 我王何憂能不移。飢不遑食四體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 指葛藤,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纖維可用於紡織。
  • : 連接、蔓延。
  • : 芸香科植物,葉子可提取芳香油。
  • 臺臺: 可能是形容葛藤茂盛的樣子。
  • 我君: 指當時的國君。
  • 命更之: 命運有所改變。
  • 嘗膽: 用苦膽水漱口,比喻刻苦自勵。
  • 甘如飴: 比喻再苦也覺得甜美。
  • 絺素: 細葛布和細麻布,古代常用的衣料。
  • 越王悅兮忘罪除: 越王因賞賜而高興,忘記了自己的過錯。
  • 吳王歡兮飛尺書: 吳王收到好消息後興奮地寫信。
  • 增封益地: 增加封地和土地。
  • 賜羽奇: 賞賜珍貴的羽毛裝飾。
  • 機杖茵蓐: 機織工具和寢具,顯示尊榮。
  • 諸侯儀: 對諸侯的禮遇規格。
  • 天顏舒: 國君面帶笑容,心情愉快。
  • 何憂能不移: 沒有什麼憂慮不能消除。
  • : 閒暇,這裏指有空閒時間。
  • 四體疲: 身體疲憊不堪。

翻譯

葛藤不蔓延到芸香叢裏,我們的君主心中苦澀,命運卻給他帶來了轉機。他像嘗苦膽一樣堅韌,即使艱辛也甘之如飴,命令我去採集葛藤,用來紡織成絲。

女子們辛勤織布不敢怠慢,她們的手藝輕盈細膩。她們製作了精美的絺素,準備獻給君王。越王因此心生歡喜,忘記了罪過;吳王也歡欣鼓舞,立刻寫下書信傳遞佳音。他增加了封地,賞賜了珍稀的羽毛。我們君王的待遇如同諸侯,羣臣紛紛拜賀,他的笑容如春風般溫暖。

君王還有什麼憂慮不能消解?他忙得連飯都顧不上吃,身體疲憊不堪。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君主通過人民的勤勞努力,成功扭轉局勢的故事。詩人以葛藤和芸香的生長比喻國家的復甦,反映出君主勵精圖治的決心。婦女們的辛勤織造象徵着國家經濟的恢復和發展,越王和吳王的反應則展示了君主政策的積極效果。整首詩情感飽滿,語言樸素,展現出古代勞動人民對國君的忠誠和期待,以及君主對百姓疾苦的深深關懷。

無名氏

周朝佚名作者的統稱。 ► 5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