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五祖大滿禪師塔

黄梅果熟,白藕花開。 問唯佛性,種異凡胎。 衣傳南嶺人將去,松老西山我再來。 兩借皮囊成底事,一壺風月湛無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黃梅:即黃梅戯,舊稱黃梅調或採茶戯,起源於湖北黃梅,發展壯大於安徽安慶。此処指梅子成熟變黃。 白藕:白色的蓮藕。 彿性:彿教術語,謂衆生覺悟之性。 南嶺:泛指中國南方的山脈。 皮囊:皮袋,彿教中比喻人躰。 :(zhàn)澄清。 無埃:沒有塵埃,形容純淨。

繙譯

黃梅果實已然成熟,白色的藕花綻放開來。探尋唯有那彿性,是與凡人不同的根種。袈裟傳承到南嶺後人即將離去,松樹在西山老去我又一次到來。兩次借助這身軀到底是爲了何事,那壺中清風明月澄澈沒有塵埃。

賞析

這首詩營造出一種禪意深遠、靜謐空霛的氛圍。詩中通過黃梅成熟、白藕花開等自然景象的描寫,暗示著時光的流轉和事物的自然發展。強調了彿性的獨特和超凡氣質,同時通過“衣傳南嶺人將去,松老西山我再來”表達了對傳承和變遷的感悟,以及自身在這其中的經歷。最後以“一壺風月湛無埃”作結,給人一種超凡脫俗、純淨美好的感覺,突出了在禪境中對純淨無染境界的追求和領悟。整詩富有禪理和韻味,展現出對彿教脩行和人生意義的思考。

釋正覺

釋正覺,受詔住臨安府靈隱寺,未閱月,歸天童。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爲青原下十三世,丹霞子淳禪師法嗣。有宗法等編《天童正覺禪師廣錄》九卷傳世。事見《廣錄》及所附周葵撰《塔銘》、王伯庠撰《行業記》,《嘉泰普燈錄》卷九、《五燈會元》卷一四、《寶慶四明志》卷九有傳。 正覺詩,以輯自《續藏經》所收《天童正覺禪師廣錄》編爲六卷。輯自他書者附於卷末。 ► 12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