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曼殊:文殊菩薩的譯名(「殊」讀音:shū)。 毗耶:維摩詰居士的居住地,這裏代指維摩詰居士。 不二門:佛教術語,指超越相對、差別的門徑。 珉(mín):像玉的石頭。 粹:純,不雜。 璞(pú):蘊藏有玉的石頭,也指未雕琢的玉。 臏(bìn):古代剔去膝蓋骨的酷刑。 }
翻譯
{ 文殊菩薩探望生病的維摩詰居士,開啓了不二法門,這要看作是大修行者的境界。 像玉般純淨的外表下,誰能真正欣賞鑑別其中的內涵,不要爲過去的失誤和未來的迷茫而嘆息。 在楚國抱着蘊藏玉的石頭的人,就像臏刑後的志士;在隋城璨璨發光回報寶珠的蛇,自有其價值。 不要去點破,要保持沒有瑕疵,這樣才能減少一些世俗之氣。 }
賞析
{ 這首詩充滿了佛教的禪意和哲理。詩中通過文殊菩薩探望維摩詰居士的典故,引出了對修行境界和人生真諦的思考。作者強調了要超越相對和差別,不被表面現象所迷惑,去領悟內在的本質。同時,詩中提到的抱璞之士和報珠之蛇,寓意着人們應該珍視自己內在的價值,不要被外界的評判所左右。最後,作者告誡人們要保持內心的純淨,去除世俗之氣,以達到更高的精神境界。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給人以啓迪和思考。 }
釋正覺
釋正覺,受詔住臨安府靈隱寺,未閱月,歸天童。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爲青原下十三世,丹霞子淳禪師法嗣。有宗法等編《天童正覺禪師廣錄》九卷傳世。事見《廣錄》及所附周葵撰《塔銘》、王伯庠撰《行業記》,《嘉泰普燈錄》卷九、《五燈會元》卷一四、《寶慶四明志》卷九有傳。 正覺詩,以輯自《續藏經》所收《天童正覺禪師廣錄》編爲六卷。輯自他書者附於卷末。
► 1298篇诗文
釋正覺的其他作品
- 《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其九十四 》 —— [ 宋 ] 釋正覺
- 《 頌古一百則 其五十三 》 —— [ 宋 ] 釋正覺
- 《 頌古一百則 其九十八 》 —— [ 宋 ] 釋正覺
- 《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其三十五 》 —— [ 宋 ] 釋正覺
- 《 偈頌七十八首 其五十六 》 —— [ 宋 ] 釋正覺
- 《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其一百十三 》 —— [ 宋 ] 釋正覺
- 《 偈頌二百零五首 其一百三十三 》 —— [ 宋 ] 釋正覺
- 《 法澄上人出長蘆了師兄畫像求贊 》 —— [ 宋 ] 釋正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