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撲枝園:指圍繞著花枝飛舞。
- 驚愁眼:使含愁的眼睛受到觸動。
- 疏影:指梅花稀疏的影子。 疏(shū):稀,不密 。
- 嫩寒天:微寒的天氣。 嫩寒(nèn hán):輕寒,微寒 。
- 墨痕:用墨畫出的痕跡,這裡指墨梅的墨色。
- 珊瑚軟:形容梅花如柔軟的珊瑚。
- 稽山:會稽山,在今浙江紹興。 稽(jī )
繙譯
蝴蝶斜著身子飛舞,圍繞著花枝嬉戯,那一朵朵梅花點點,觸動了憂愁之人的眼眸。梅花稀疏的影子映照在清淺的水麪上,(此時)正是微微寒冷的天氣。墨綠色的痕跡淡雅之処,梅花如同柔軟的珊瑚。這景象似曾相見,就好像會稽山的風雪中,那窗前獨自開放的一株梅花。
賞析
這首小令描繪墨梅,筆調細膩且富有意境。開篇以蝴蝶撲枝引入,“點點驚愁眼”將梅花賦予了引發愁緒的感染力,奠定情感基調。“疏影”“水清淺”化用林逋詠梅名句,勾勒出梅花清幽的姿態。 “嫩寒天”點明時節氛圍,給畫麪增添幾分冷清雅韻。“墨痕淡処珊瑚軟”形象地寫出墨梅淡雅又柔美的特質。最後“似曾相識,稽山風雪,一樹晚窗前”,由眼前之梅聯想到會稽山在風雪中的梅花,將時間與空間交曡,增添了悠遠深沉的韻味,蘊含著淡淡的懷舊情緒以及對梅花高潔脫俗品質的贊美之情 。

朱彝尊
朱彝(yí)尊,清代詞人、學者、藏書家。字錫鬯,號竹垞,又號醧舫,晚號小長蘆釣魚師,又號金風亭長。漢族,浙江秀水(今浙江嘉興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舉博學鴻詞科,除檢討。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書房。曾參加纂修《明史》。博通經史,詩與王士禎稱南北兩大宗(“南朱北王”);作詞風格清麗,爲“浙西詞派”的創始人,與陳維崧並稱“朱陳”;精於金石文史,購藏古籍圖書不遺餘力,爲清初著名藏書家之一。著有《曝書亭集》80卷,《日下舊聞》42卷,《經義考》300卷;選《明詩綜》100卷,《詞綜》36卷(汪森增補)。所輯成的《詞綜》是中國詞學方面的重要選本。
► 2378篇诗文
朱彝尊的其他作品
- 《 寓居天寧僧舍同魏 作四首 其四 (己巳) 》 —— [ 清 ] 朱彝尊
- 《 八月十五夜望月懷陳大(庚寅) 》 —— [ 清 ] 朱彝尊
- 《 贈王叟 二首 其一 (丁丑) 》 —— [ 清 ] 朱彝尊
- 《 題畫四首 其二 (壬辰) 》 —— [ 清 ] 朱彝尊
- 《 送張 之桂林二首 其二 (甲子) 》 —— [ 清 ] 朱彝尊
- 《 德藏寺咏古跡五首 其二 梓徑(戊子) 》 —— [ 清 ] 朱彝尊
- 《 吳江顧處士 扁舟過訪留所畫山水圗幷新詩見贈集杜句酬之(戊戌) 》 —— [ 清 ] 朱彝尊
- 《 同王處士 施學使 陸處士 汎舟西湖遇雨(辛丑) 》 —— [ 清 ] 朱彝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