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水火穴紀事(甲寅)
聞說火山奇,共入火山去。
遙望白芙蓉,排列白雲處。
廿里大仙巖,寄宿許小住。
俯視來時途,白雲積如絮。
破曉乘籃輿,重覓火山路。
沿徑詰曲行,四塞皆煙霧。
林外聞清鐘,引向禪堂駐。
老僧瘦於猿,問答多妙悟。
引我觀火穴,舍輿著芒屨。
崎嶇歷蠶叢,陰翳入深樹。
攀蘿數里餘,倏忽睹奇趣。
山頭曲突如,火光爛飛炷。
其穴乃有六,穴烈燄競吐。
中有清泉流,如瀑勢奔注。
水火同一源,上炎下流溯。
有樹奇不枯,去火甫兩步。
青草環四傍,土色儼鐵鑄。
煮茗有異芳,飲之等甘澍。
對此共稱奇,莫能明其故。
徘徊同忘歸,不覺碧天暮。
紀異愧無才,即景詩聊賦。
拼音
林占梅
林占梅,構築潛園,雅集詩騷。文酒之盛,冠於北臺。著有《潛園唱和集》二卷、《潛園琴餘草》八卷,其中《潛園唱和集》已佚。林占梅《潛園琴餘草》約有詩一千九百餘首,寫作年代自道光二十七年(1847)迄同治六年(1867)。多詠骨肉親友、園居、遊歷、時事、興懷之作。五言古、近體,善摹難狀之景,達難顯之情。作品風格多樣,平易曉暢法白居易,感時憂國似陸放翁,傷感興懷如吳梅村。臺澎道徐宗幹評其詩「和靜清遠、古澹恬逸」、「詩味多琴味」。茲據臺灣分館藏《潛園琴餘草》爲底本,並參照下列對校本編校:李清河藏《潛園琴餘草》(以下簡稱李本)、李清河藏《潛園詩抄》(以下簡稱李抄本)、連雅堂《臺灣詩薈》(以下簡稱薈本)、臺灣文獻叢刊《潛園琴餘草簡編》(以下簡稱臺銀本)、《新竹文獻會通訊》(以下簡稱文獻本)、陳培桂《淡水廳志》、林維丞《滄海拾遺》、蔡振豐《苑裏志》、鄭鵬雲《師友風義錄》、連橫《臺灣詩乘》、王鬆《臺陽詩話續編》、林欽賜《瀛洲詩集》、賴子清《臺灣詩醇》、曾笑雲《東寧擊鉢吟後集》、彭國棟《廣臺灣詩乘》、蛻萒老人《大屯山房譚薈》。
► 61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