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懷二首 其二

· 汪琬
海鷗逺逝鶴髙翔,從此麤將願力償。 已遣掃除新藥徑,别教檢㸃舊巾箱。 欲移小樹多芟竹,恐碍前山短著牆。 更有耗磨衰景處,往來頻在賛公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cū)將:大致將要。
  • 願力:佛教語,指誓願的力量。這裏可理解爲個人的心願。
  • 藥徑:種植草藥的小路。
  • 檢點:查看清點。
  • 巾箱:古時裝頭巾或書卷等物品的小箱子。
  • (shān):割草,這裏指砍伐。
  • 耗磨:消磨。
  • 衰景:晚年。
  • 贊公房:僧房。

翻譯

海鷗遠遠地飛走,仙鶴高高地飛翔,從現在起大概我的心願能逐漸實現了。已經安排人清掃新開闢的藥徑,另外還讓人查看清點舊的巾箱。想要移栽一些小樹,就要多多砍伐竹子,又擔心建矮牆會妨礙眺望前面的山巒。更何況還有消磨我這晚年時光的事,就是頻繁地往來於僧房之間。

賞析

這首詩描繪出一幅閒適的晚年生活圖景。首聯以海鷗遠逝、仙鶴高翔,寄託詩人遠離紛擾,心願漸償的心境。頷聯通過清掃藥徑與查看巾箱等細節,展現出一種有條不紊、悠然自得的生活狀態。頸聯移栽小樹、建牆等舉動,細膩地體現了詩人對生活環境營造的用心與思考。尾聯提到頻繁往來於僧房,則暗示詩人在晚年通過與僧侶交往,在禪意中尋找心靈慰藉,消磨殘餘時光。整首詩語言質樸平實,但字裏行間流露出詩人對閒適愜意生活的追求與對晚年時光的獨特感知,韻味悠長。

汪琬

汪琬

汪琬,字苕文,又字鈍庵,學者稱鈍翁,又稱堯峯先生,長洲人。順治乙未進士,累官刑部郎中。康熙己未召試博學鴻詞,授編修。有《鈍翁前後類稿》。 ► 10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