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笭箵(líng xīng):漁具的總稱,也指貯魚的竹籠。
- 膾(kuài):細切的肉或魚。
翻譯
昌吉新鮮的魚穿過柳條,各種漁具入市相互招呼。蘆芽精細地點綴着銀絲般的魚膾,人就如同到了鬆陵的十四橋那裏。
賞析
這首詩生動地描繪了昌吉物產的豐富以及當地魚市交易的場景。詩中「新魚貫柳條」寫出魚的鮮活與衆多,「笭箵入市亂相招」展現出熱鬧的交易畫面。後兩句則以「蘆芽細點銀絲膾」這種細膩的描寫呈現出精美的食物,最後以「人到鬆陵十四橋」作比,給人一種美好的聯想與感受。整體氛圍富有生活氣息,讓讀者能真切感受到昌吉的獨特風情和物產之美。

紀昀
清直隸獻縣人,字曉嵐,號石雲,又號春帆。乾隆十九年進士。自編修累官侍讀學士。以姻家盧見曾案漏言,戍烏魯木齊。釋還後再授編修。三十八年,被舉爲四庫全書館總纂,在館十年,纂成全書,並撰《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嘉慶間官至協辦大學士,加太子太保。諡文達。另有《紀文達公集》、《閱微草堂筆記》。
► 187篇诗文
紀昀的其他作品
- 《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四十五 》 —— [ 清 ] 紀昀
- 《 乌鲁木齐杂诗之民俗 其二 》 —— [ 清 ] 紀昀
- 《 乾隆50万寿经坛联 》 —— [ 清 ] 紀昀
- 《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十二 》 —— [ 清 ] 紀昀
- 《 乌鲁木齐杂诗之民俗 其九 》 —— [ 清 ] 紀昀
- 《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二十二 》 —— [ 清 ] 紀昀
- 《 乌鲁木齐杂诗之典制 其八 》 —— [ 清 ] 紀昀
- 《 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 其十八 》 —— [ 清 ] 紀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