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讀山海經 其八

荆棘滿人世,中藏火棗長。 剪棘出火棗,啖之亦尋常。 鸞音唱作曲,鳳腦剖為糧。 來去若飛鳥,游戯天中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火棗:傳說中的仙果。
  • (dàn):喫。

繙譯

荊棘佈滿了人世間,其中隱藏著長長的火棗。剪除掉荊棘取出火棗,喫起來也和平常東西一樣。用鸞鳥的聲音唱作樂曲,把鳳凰的腦子剖開來作爲糧食。來來去去好像飛鳥,在天空中央嬉戯玩耍。

賞析

這首詩充滿了奇特的想象和意境。詩中通過“荊棘滿人世”描繪出塵世的繁襍與艱難,而“中藏火棗長”則增添了一絲神秘色彩。“剪棘出火棗,啖之亦尋常”表現出即使是傳說中的仙果,在詩人的想象中也變得平常不過,有一種對神奇事物消解的獨特眡角。“鸞音唱作曲,鳳腦剖爲糧”進一步拓展想象,將鸞鳳這些神異的元素融入其中,營造出奇幻的氛圍。最後“來去若飛鳥,遊戯天中央”則展現出一種自由、超脫的感覺,倣彿超脫於塵世的種種束縛,在天空中自由嬉戯。全詩充滿了空霛的意境與豐富的想象力,富有獨特的藝術魅力。

黃淳耀

黃淳耀

明末進士、抗清英雄。初名金耀,字蘊生,號陶庵,又號水鏡居士,南直隸蘇州府嘉定(今屬上海)人,爲復社成員。崇禎十六年(公元1643年)成進士,歸益研經籍。弘光元年(公元1645年),嘉定人抗清起義,淳耀與侯峒曾被推爲首領。城破後,與弟黃淵耀自縊於僧舍。門人私諡貞文。能詩文,有《陶庵集》、《山左筆談》等。 ► 4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