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舟

停舟屢近山,尋歩夕陽間。 流水將心去,空烟與目還。 對飛沙鳥白,低去竹雞斑。 幽絶無人領,峰巒只自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lǚ)**:多次,屢次。
  • **:帶着。
  • **空煙:指山間迷濛的霧氣。
  • **竹雞:一種鳥,羽色多棕褐色,有斑紋。
  • **:領略,欣賞。

翻譯

停下小船,多次靠近山巒,在夕陽時分漫步其間。潺潺流水彷彿帶着我的心思一同離去,那山間的迷濛霧氣又映入我的眼簾。白色的沙鳥兩兩相對,輕快地飛翔,竹雞身姿低低掠過,身上斑斑羽翼清晰可見。這清幽至極的美景無人來欣賞領略,只有那一座座峯巒自在悠閒地矗立着。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停舟之後漫步山間所見到的清幽景緻。開篇「停舟屢近山,尋步夕陽間」點明瞭情境和時間,給人一種寧靜而悠然的氛圍。頷聯「流水將心去,空煙與目還」用詞精妙,將無形的心思賦予流水,又讓空煙映入眼簾,達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形象地表達出詩人沉浸在自然景色中而心馳神往的狀態。頸聯對「飛沙鳥白」「去竹雞斑」的描寫十分生動,通過對鳥類動作和顏色的描寫,增添了畫面的靈動性。尾聯「幽絕無人領,峯巒只自閒」 則將靜謐清幽的氛圍推向高潮,以無人欣賞這份清幽之美,更突出峯巒的自在閒適,同時也流露出詩人一絲孤獨和對這份寧靜之美的珍視,整首詩語言質樸自然,意境深遠幽絕 。

黃淳耀

黃淳耀

明末進士、抗清英雄。初名金耀,字蘊生,號陶庵,又號水鏡居士,南直隸蘇州府嘉定(今屬上海)人,爲復社成員。崇禎十六年(公元1643年)成進士,歸益研經籍。弘光元年(公元1645年),嘉定人抗清起義,淳耀與侯峒曾被推爲首領。城破後,與弟黃淵耀自縊於僧舍。門人私諡貞文。能詩文,有《陶庵集》、《山左筆談》等。 ► 4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