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龍蛻(tuì):龍蛻皮,這裏用來形容大樹像龍蛻下的骸骨一樣歷經歲月,有神奇、古老之意 。
- 合圍:兩臂環抱。形容樹木粗大。
- 猿臂:指胳膊像猿猴的手臂那樣長而靈活。
- 穿穴:這裏指孔洞。大樹有樹洞,兔絲在裏面生長。
- 兔絲:即菟絲子,一種寄生植物。
- 布葉:指大樹伸展枝葉。
- 交柯(kē):樹木的枝條相交錯。
- 節目:樹木枝幹交接處的堅硬結節,借指人的節操。
- 昂藏:形容儀表雄偉、氣宇不凡的樣子。
翻譯
彷彿是神龍蛻下歷經千年的骸骨,不知被何人拋擲在道路之旁。大樹粗大得讓人雙臂難抱,樹洞之中菟絲子爬得悠長。它茂盛的枝葉伸展,讓周圍千家都沉浸在寧靜之中;枝葉交錯,即便是六月也能帶來陣陣清涼。有抱負的大丈夫懷有高尚節操,我喜愛你(大樹)這般雄偉不凡的模樣。
賞析
這首詩以奇特的想象開篇,將大樹比作龍蛻下的骨頭,營造出一種奇幻且滄桑的氛圍,爲大樹增添了神祕古老的色彩。接着通過描寫大樹的粗大(「合圍猿臂短」)、樹洞中的菟絲子(「穿穴兔絲長」),從細節處展現大樹的古老與獨特。「布葉千家靜,交柯六月涼」 兩句,生動地描繪出大樹枝葉繁茂的景象,它不僅給人帶來視覺上的美感,還帶來寧靜與清涼,從對大樹的外觀描寫上升到它給周邊環境和人們帶來的影響。最後兩句由樹及人,借樹的雄偉不凡表達對大丈夫高尚節操的讚美,託物言志,委婉地傳達出詩人自己追求高尚品格和不凡氣質的心境,全詩借樹抒情,情景交融,展現出詩人細膩的情感與深刻的人生感悟 。

黃淳耀
明末進士、抗清英雄。初名金耀,字蘊生,號陶庵,又號水鏡居士,南直隸蘇州府嘉定(今屬上海)人,爲復社成員。崇禎十六年(公元1643年)成進士,歸益研經籍。弘光元年(公元1645年),嘉定人抗清起義,淳耀與侯峒曾被推爲首領。城破後,與弟黃淵耀自縊於僧舍。門人私諡貞文。能詩文,有《陶庵集》、《山左筆談》等。
► 494篇诗文
黃淳耀的其他作品
- 《 次韻和東坡岐亭詩五首 其二 》 —— [ 明 ] 黃淳耀
- 《 送雍瞻南都五首 其五 》 —— [ 明 ] 黃淳耀
- 《 乙酉仲春同侯廣成先生入郡西諸山探梅游陟三日勝處略盡舟夜與研德雲俱共讀玻公梅花詩因次韻十首 其十 》 —— [ 明 ] 黃淳耀
- 《 和擬古九首 其三 》 —— [ 明 ] 黃淳耀
- 《 眉聲座上見翼王和元旦詩復叠前韻二首 其一 》 —— [ 明 ] 黃淳耀
- 《 和歸田園居六首 其四 》 —— [ 明 ] 黃淳耀
- 《 和飲酒二十首 其七 》 —— [ 明 ] 黃淳耀
- 《 送雍瞻南都五首 其四 》 —— [ 明 ] 黃淳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