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啓學士見過僕適他出不遇奉簡

病來愁坐愁無那,强為尋醫蹔起行。 寄謝玉堂曽學士,髙軒相過不相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無那:無奈。
  • 玉堂:唐宋以後稱翰林院爲玉堂。
  • 學士:官名。
  • 高軒:高車。軒,古代一種有圍棚或帷幕的車。

繙譯

我因爲生病憂愁地坐著真是無奈啊,勉強爲了尋毉而暫時起身出行。寄言感謝玉堂的曾學士,他乘著高車來拜訪我卻沒有碰到我來迎接。

賞析

這首詩簡潔地描述了詩人的一種生活情境。因生病而滿心愁緒,還不得不外出尋毉,此時玉堂學士來訪,不巧詩人恰好外出而錯過。詩中傳達出一種遺憾之情,同時也躰現了與學士之間的交往。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寥寥數語便勾勒出這一場景和心境。

楊士奇

楊士奇

明江西泰和人,名寓,以字行,號東里。早年家貧力學,授徒自給。建文初以薦入翰林與修《太祖實錄》。尋試吏部得第一。成祖即位,授編修,入內閣,參機要。先後歷惠帝、成祖、仁宗、宣宗、英宗五朝,在內閣爲輔臣達四十餘年,任首輔二十一年。官至禮部侍郎兼華蓋殿大學士、兼兵部尚書,廉能爲天下稱。英宗嗣位時方九歲,內廷有異議,賴士奇推戴,浮議乃止。又善知人,于謙、周忱、況鍾之屬皆爲所薦。卒諡文貞。有《東里全集》、《文淵閣書目》、《歷代名臣奏議》等。 ► 207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