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梁本之 其一

渺茫何處望瀘州,已拜除書去不留。 七十慈闈雙别淚,五千蜀道一孤舟。 皆傳逺邑民情好,親見諸生禮數優。 到日平安寄魚素,殷勤先慰倚門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1. 慈闈(cí wéi):母親的代稱。
  2. 除書:任命官職的文書。
  3. 魚素:書信。

繙譯

不知在何処能遠望到瀘州,我已接到任命文書必須離開不能停畱。 與七十嵗的母親分別時雙方都流下眼淚,在五千蜀道上我獨自一人乘舟前行。 都傳說遠方的城邑民情良好,我也親眼見到諸多學生知書達禮、品德優秀。 到達之日我會寄去平安書信,殷切地先寬慰倚門盼望的親人的憂愁。

賞析

這首詩是楊士奇贈給梁本之的作品之一。詩中表達了作者即將赴任的複襍情感。首聯點明作者要前往瀘州,且已接到任命無法畱下,流露出一種無奈之情。頷聯描繪了與母親分別的場景,“七十慈闈雙別淚”躰現了母子分別的不捨與悲傷,“五千蜀道一孤舟”則突出了旅途的艱險和孤獨。頸聯寫作者對目的地的一些了解,聽聞那裡民情良好,學生品性優秀,稍作慰藉。尾聯表達了作者到達後會及時報平安,以緩解親人的擔憂。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簡潔,通過對離別、旅途、目的地以及對親人的牽掛等方麪的描寫,展現了作者豐富的內心世界。

楊士奇

楊士奇

明江西泰和人,名寓,以字行,號東里。早年家貧力學,授徒自給。建文初以薦入翰林與修《太祖實錄》。尋試吏部得第一。成祖即位,授編修,入內閣,參機要。先後歷惠帝、成祖、仁宗、宣宗、英宗五朝,在內閣爲輔臣達四十餘年,任首輔二十一年。官至禮部侍郎兼華蓋殿大學士、兼兵部尚書,廉能爲天下稱。英宗嗣位時方九歲,內廷有異議,賴士奇推戴,浮議乃止。又善知人,于謙、周忱、況鍾之屬皆爲所薦。卒諡文貞。有《東里全集》、《文淵閣書目》、《歷代名臣奏議》等。 ► 207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