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當聽 虎邱中秋柬蘧庵先生用梅溪詞韻
碧海此夜冰輪滿,龍堂老鐵,吹裂波心。
斜倚廣寒一望,兔窟清深。
照徹吳王宮殿,徧臨街、簾子漾綃金。
更多少、伎船燈火,水寺謳吟。
茶鐺正穩皋橋畔,好風光、摘船試約閒尋。
月底半塘譁笑,百沸潮音。
檀板競從石場鬥,桂花都上帽檐簪。
如覓我聽歌處,在斟酌橋陰。
拼音

陳維崧
陳維崧(1625~1682年),字其年,號迦陵,江蘇宜興人。明末清初詞壇第一人,陽羨詞派領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陳貞慧之子。明熹宗天啓五年(1625年),陳維崧出世,幼時便有文名。十七歲應童子試,被陽羨令何明瑞拔童子試第一。與吳兆騫、彭師度同被吳偉業譽爲“江左三鳳”。與吳綺、章藻功稱“駢體三家”。明亡後,科舉不第。弟弟陳宗石入贅於商丘侯方域家,陳維崧亦寓居商丘,與弟同居。順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月,陳維崧訪冒襄,在水繪庵中的深翠房讀書,冒襄派徐紫雲(雲郎)伴讀。康熙元年(1662年),陳維崧至揚州與王士禎、張養重等修禊紅橋。康熙十八年(1679年),舉博學鴻詞科,授官翰林院檢討。卒於清聖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五十八歲。
► 1702篇诗文
陳維崧的其他作品
- 《 瑞鶴仙 慈仁寺松 》 —— [ 清 ] 陳維崧
- 《 齊天樂 梅廬花下送潘原白之薊門友人之彭城 》 —— [ 清 ] 陳維崧
- 《 玉簟涼 己未長安七夕 》 —— [ 清 ] 陳維崧
- 《 水調歌頭 送侯叔岱之彭城 》 —— [ 清 ] 陳維崧
- 《 八歸 · 二月十一夜,風月甚佳,過水繪園,聽諸郎弦管燈下。因遣家信,悽然不成一字,賦此以寄閨人 》 —— [ 清 ] 陳維崧
- 《 荔枝香 早春校香嚴詞竟寄孫無言於揚州 》 —— [ 清 ] 陳維崧
- 《 春暮半塘小泊 》 —— [ 清 ] 陳維崧
- 《 滿江紅 其一 丹陽賀天山寄詞二闋屬和其韻 》 —— [ 清 ] 陳維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