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樂樓 辛酉元夜同蕺山賦

上元許多往事,摺蠻箋倦寫。 對皎皎、一片冰輪,背人鉛淚偷瀉。 記年少、心情百種,拋來都付傳柑夜。 月將圓、狂到收燈,那宵剛罷。 要識狂奴蹤跡,除是問、寶釵羅帕。 喜人月、一色相看,盈盈堆滿簾罅。 粉牆西、火蛾低旋,軟幔左、飛蟬頻卸。 也曾招、花朵般人,倚風輕罵。 誰差詞客,去作官人,舊情仍亂惹。 況今歲鳳城中,煙柳外、添了萬盞晶籠,水邊斜掛。 獅蠻假面,參軍雜爨,繡帷飄得天街滿,更夾路、香謎憑人打。 鸞鞾獸襖,幾羣牙帳毬門,彈壓紫陌坊瓦。 昇平士女,京國樓臺,荷九重放假。 囑閶闔、雞人漫唱,月總西沈,人忍空孤,舞場歌榭。 緩扶薄醉,御溝斜轉,前門小立偏妬煞。 綴犀釘、鈿粟繚垣下。 往來月裏摩挲,多被春纖,絮伊情話。
拼音
陳維崧

陳維崧

陳維崧(1625~1682年),字其年,號迦陵,江蘇宜興人。明末清初詞壇第一人,陽羨詞派領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陳貞慧之子。明熹宗天啓五年(1625年),陳維崧出世,幼時便有文名。十七歲應童子試,被陽羨令何明瑞拔童子試第一。與吳兆騫、彭師度同被吳偉業譽爲“江左三鳳”。與吳綺、章藻功稱“駢體三家”。明亡後,科舉不第。弟弟陳宗石入贅於商丘侯方域家,陳維崧亦寓居商丘,與弟同居。順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月,陳維崧訪冒襄,在水繪庵中的深翠房讀書,冒襄派徐紫雲(雲郎)伴讀。康熙元年(1662年),陳維崧至揚州與王士禎、張養重等修禊紅橋。康熙十八年(1679年),舉博學鴻詞科,授官翰林院檢討。卒於清聖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五十八歲。 ► 17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