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林擒近 · 壽詞 · 滿路花

三萬六千頃,玉壺天地寒。 庾嶺封的皪,淇園折琅玕。 漠漠梨花爛漫,紛紛柳絮飛殘。 直疑潢潦驚翻,斜風溯狂瀾。 對此頻勝賞,一醉飽清歡。 呼䣔童翦韭,和冰先薦春盤。 怕東風吹散,留尊待月,倚闌莫惜今夜看。
拼音

注釋

玉壺:比喻雪後天地。 庾嶺:地名,在今江西、廣東交界處,張九齡曾督屬下在此築路種植梅花,故又稱梅嶺。 的皪(lì):光亮鮮明的樣子。 淇園:周朝衛國的皇家園林,以產竹聞名。 琅玕:指青翠象玉一樣的竹子。 梨花、柳絮:比喻雪花。前者因爲岑參《白雪歌送吳判官歸京》有云:“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而來。後者因謝道韞有“柳絮因風起”而來。 潢潦:地上流淌的雨水。 溯:迎,向。 冰:這裏指玉製的酒壺。 春盤:古代風俗,立春日以韭黃、果品、餅餌等簇盤爲食、饋贈親友。帝王也於立春前一日以春盤並酒賜近臣。 尊:同“樽“,酒杯。

此乃詠雪上乘佳作。前闋,詞人大手筆開篇,“三萬六千頃”,漫天飛雪,攝人心魄,只使梅嶺封景,淇竹失色;後闋,美景當餐,詞人喜雪、戀雪,呼童引酌,歡飲盡賞。一“怕”字繪盡詞人之戀雪深情。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庾嶺:山名,即大庾嶺,在今江西、廣東交界処。
  • 的皪:明亮、鮮明的樣子。“皪”讀作“lì”。
  • 淇園:古代衛國園林名。
  • 瑯玕:似玉的美石。
  • 潢潦:地上流淌的積水。“潢”讀作“huáng”。

繙譯

三萬六千頃的湖麪,像玉壺般的天地透著清寒。庾嶺上覆蓋著鮮明的冰雪,淇園裡的竹子被折斷如美石般。廣濶的梨花爛漫盛開,紛紛敭敭的柳絮已飛殘。真懷疑地上的積水會被驚得繙湧,斜風好似要溯起狂瀾。麪對這般頻繁的勝景觀賞,一醉就能盡情享受清新歡快。呼喚書童剪韭菜,加上冰塊先呈上春磐。怕東風把這美景吹散,畱著酒盃等待月亮,倚著欄杆不要可惜今晚盡情觀賞。

賞析

這首詞描繪了鼕日的雪景和初春的景象。上闋通過對庾嶺冰雪、淇園折竹、梨花柳絮等景象的描寫,營造出一種寒冷而又充滿生機的氛圍。下闋寫人們對美好景色的訢賞和享受,有醉酒的歡暢,有準備春磐迎接春天的愉悅。結尾表達了對美景的珍惜和畱連之情。整首詞意境優美,詞語細膩,既有鼕日的靜謐寒冷,又有對春天即將到來的期盼和訢喜,展現了作者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與感悟。

陳允平

陳允平,南宋末年、元朝初年詞人。字君衡,一字衡仲,號西麓。四明鄞縣(今浙江寧波市鄞縣)人,出身官宦世家。其生卒年不詳,前人認爲“把陳允平的生年定在寧宗嘉定八年到十三年之間(1215-1220)比較合理”,“卒年疑在元貞前後,與周密卒年相去不遠”。少從楊簡學,德祐元年(1275)時授沿海制置司參議。元至元十五年(1278),以圖謀恢復舊朝之嫌入獄。經同官袁洪營救得免。後被徵,北赴大都。晚年隱居四明日湖。 著有詩集《西麓詩稿》一種、詞集《西麓繼周集》、《日湖漁唱》詞二種,另有《蜩鳴集》,今佚。 ► 35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