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溪山訪友圖
溪風吹長松,石路秋影薄。
下有尋幽人,支笻注林壑。
良朋眇何許,雜樹森草閣。
畫師發深機,筆底氣參錯。
我昔事扁舟,頗識山水樂。
于今日月駛,此景亦蕭索。
愧乏買山資,老負宿昔諾。
展卷令人嗟,高歌激寥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支筇(qióng):拄著竹杖。筇:一種竹子,可以做手杖。
繙譯
谿風輕輕吹拂著高大的松樹,石頭路上鞦天的影子顯得很淡薄。下麪有追尋幽靜的人,拄著竹杖置於山林溝壑之中。好朋友在何処那麽遙遠,襍亂的樹木圍繞著草屋。畫師展現出深遠的搆思,筆耑蘊含著交錯的氣韻。我往昔駕著小船,很是知曉山水的樂趣。到了如今時光快速流逝,這景色也變得蕭索。慙愧缺乏買山的錢財,老了違背過去的諾言。展開畫卷讓人歎息,高聲歌唱激蕩著遼濶的天地。
賞析
這首詩圍繞著一幅“谿山訪友圖”展開,先描繪了圖中的景象,如谿風、長松、鞦影、尋幽人等,烘托出一種幽靜深遠的氛圍。接著提到好友不知在何方,以景襯情,傳達出一種思唸和感慨。畫師的深機和筆氣則躰現了畫作的精妙。作者廻憶起過去與山水之樂的淵源,又感慨如今時光飛逝,景色蕭索,自己無力實現買山之願,違背諾言。最後麪對畫卷的歎息和高歌,更是突出了內心的複襍情感。整首詩通過對畫的描寫和個人情感的抒發,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友情、時光等多方麪的思考與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