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偈(jì)頌:佛教中唱誦的一種文體,類似於詩歌,多用以表達佛法奧義等內容。
- 橫吞:形象地說好像僧堂氣勢之大要將佛殿容納進來,是一種誇張的表達。
- 露柱:指殿堂等建築外的立柱。
- 直饒:縱使,即使。
- 爭似:怎似,哪裏比得上。
翻譯
衆多的僧衆都聚集在一起,彷彿僧堂氣勢磅礴要將佛殿都吞併。露柱似乎倒掛着燈籠,天地廣闊高遠,呈現出月白風清的美好景象。雨水適宜,風調順和,河水清澈,大海平靜。飢餓的時候就和大家一起吃那清苦的野菜,口渴了就和諸位飲用寒涼的泉水。就算天邊外有繽紛雨花飛舞,又哪裏比得上回到僧堂安心地喝口茶呢。
賞析
這首偈頌營造出了一種獨特的意境氛圍。開篇「大衆盡皆雲集,僧堂橫吞佛殿」,通過誇張的手法描繪出僧衆聚集時的宏大場面以及僧堂的氣宇軒昂。「露柱倒掛燈籠,天高地厚,月白風清」一組景語,以奇特的想象,展現出一種超現實卻又和諧自然的靜謐世界,讓人感受到寧靜而宏大的氛圍 。「雨順風調,河清海晏」傳達出安寧美好的寓意,象徵着吉祥太平的環境。
「飢則共君餐苦菜,渴則與子飲寒泉」體現出一種質樸、清苦但又坦然隨緣的生活態度。最後「直饒天外雨花飛,爭似歸堂吃茶去」則將外界的奇幻美妙與回到僧堂吃茶這種日常平淡之事對比,強調出內心寧靜、迴歸平常生活的一種人生智慧和對世俗繁雜的超脫,表達出修行人對平凡自然生活真諦的體悟,整首偈頌蘊含着深刻的禪機和對生活平淡樂趣的珍視。
釋清遠
釋清遠,奉敕住和州褒禪山寺(《古尊宿語錄》卷二九)。踰年,以疾辭,歸隱蔣山之東堂。爲南嶽下十四世,五祖演禪師法嗣。宣和二年卒,年五十四。事見《筠溪集》卷二四《和州褒山佛眼禪師塔銘》,《嘉泰普燈錄》卷一一、《五燈會元》卷一九有傳。 清遠詩,以《古尊宿語錄》卷三○中的《偈頌》編爲第一卷,以同書卷三四中的《頌古》編爲第二卷,同書卷三一語錄中散見各處者及見於他書者輯爲第三卷。
► 312篇诗文
釋清遠的其他作品
- 《 頌古六十二首 其十二 》 —— [ 宋 ] 釋清遠
- 《 偈頌一一二首 其十八 》 —— [ 宋 ] 釋清遠
- 《 偈頌一一二首 其一百三 》 —— [ 宋 ] 釋清遠
- 《 偈頌一一二首 其十六 》 —— [ 宋 ] 釋清遠
- 《 偈頌一一二首 其一百二 》 —— [ 宋 ] 釋清遠
- 《 祖師地種花及總頌四首 其四 總 》 —— [ 宋 ] 釋清遠
- 《 偈頌一一二首 其二十四 》 —— [ 宋 ] 釋清遠
- 《 偈頌一一二首 其一百一 》 —— [ 宋 ] 釋清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