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目

萧条秋雨夕,苍茫楚江晦。 时见一舟行,濛濛水云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即目:眼前所見。

王士禎(禎 zhēn):原名王士禛,字子真,一字貽上,號阮亭,又號漁洋山人,世稱王漁洋,諡文簡。

蕭條:寂寞冷落;凋零。

楚江:楚境內的江河。

翻譯

在寂寥蕭索的秋雨傍晚,楚地的江水一片蒼茫昏暗。不時能看到有一條小船行駛,若隱若現於濛濛的水天之外。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秋雨傍晚江邊的悽清景象。「蕭條秋雨夕」點明瞭時間和氛圍,給人一種冷清之感。「蒼茫楚江晦」進一步渲染了江面的幽暗和廣闊,烘托出一種雄渾而又略帶哀愁的意境。「時見一舟行,濛濛水雲外」,那偶爾出現的小船在水雲之外若隱若現,增添了畫面的層次感和靈動性,也讓整個意境更加悠遠深邃。全詩以簡潔的語言,巧妙地營造出一種寧靜而又朦朧的美感,讓人彷彿身臨其境,感受到那份獨特的秋意和蕭瑟。

王士禛

原名王士禛,賜名士禎,字子眞,一字貽上,號阮亭,又號漁洋山人,世稱王漁洋,諡文簡。山東新城(今桓臺縣)人,常自稱濟南人。清順治十五年(西元一六五八年)進士,康熙四十三年(西元一七〇四年)官至刑部尚書,頗有政聲。清初傑出詩人、文學家,繼錢牧齋之後主盟詩壇,與朱竹垞並稱「南朱北王」。詩論創「神韻」説,於後世影響深遠。早年詩作清麗澄淡,中年轉爲蒼勁。擅長各體,尤工七絕。好爲筆記,有《池北偶談》、《古夫於亭雜録》、《香祖筆記》等。 ► 32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