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齊謳行

不勞歌楚艷,請為罷吳趨。 上客但安坐,聴我奏齊謳。 鷹揚表東土,賜履維青州。 沃壤既如膏,絲枲靭且柔。 魚鹽無儉嵗,海王自春秋。 百二敵彊秦,八九吞徒州。 美哉一匡力,天下咸宗周。 朝服西濟河,鞭箠使諸侯。 至今臨淄途,誦義慕前修。 枹鼓立軍門,意氣縱横浮。 舉袂成幃幙,攘臂赴仇讎。 先君務養士,奕世恢鴻猷。 晏嬰以當路,結交魯孔丘。 其人聘列國,終日無停輈。 及聞箾韶音,若與唐虞逰。 三月忘寝食,栖栖此淹留。 季札本荆蠻,華夏多夷猶。 泱泱歎大風,觀采不能休。 五伯桓稱首,四豪文其尤。 擁篲為賔師,鐡籠存主憂。 闊達有遺俗,功利非所謀。 馳騁一何䧺,冠劒常相求。 蠋辭萬家邑,連謝千金酬。 即論二布衣,豈復商賈流。
拼音
李攀龍

李攀龍

明山東歷城人,字於鱗,號滄溟。少孤家貧,嗜詩歌,厭訓詁之學,日讀古書,里人目爲狂生。嘉靖二十三年進士。授刑部廣東司主事,擢陝西提學副使,累遷河南按察使。母喪,心痛病卒。官郎署時,與謝榛、吳維嶽、樑有譽、王世貞稱“五子”,又益以吳國倫、徐中行稱“後七子”,而以攀龍、世貞爲魁首,操海內文章之柄垂二十年。其持論詩不讀盛唐以後人集,文不讀西漢以後人作。攀龍有才力,詩以聲調稱,然古樂府似臨摹帖,並無可觀。文章失之模擬生澀,而效之者甚衆。有《古今詩刪》、《李滄溟集》。 ► 14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