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香山寺老僧答

老僧何處來迎客,身無袈裟足無舄。 雖有弟子今流離,獨向空山種麻麥。 先時長者布黄金,大師說法如來席。 浮圗中霄天樂下,禪臺雨花坐盈尺。 共道當朝少逰幸,唯此祗園有恩澤。 綵丈晴連鸚鵡林,宫娥晩傍蟾蜍石。 侍從求看貝葉編,焚香再拜開琳碧。 我徃能言西域文,珠函為取華嚴譯。 自復懸燈香爐峰,君其問臘庭中栢。 何曽馬繞招提鳴,未見沙門畜四兵。 突厥公然馳赤縣,湖外秋風笳吹聲。 猶疑窮谷豈遽至,已聞野哭尸縱横。 褁創被血竄榛棘,問之不答慘且驚。 須㬰馬駞蔽陵壑,三騎五騎擐長纓。 抨弓北嶺飲南澗,驕氣直欲凌欃槍。 一騎常驅百漢人,一人常聨二騎行。 翻身仰射罘罳落,束茅縱火燒朱甍。 豈無卓錫笞其背,佛力不祐人心傾。 西堂北丘縁業惡,寺前荒冢遂崢嶸。 亦是官軍入援急,匈奴颺去歸其營。 匍匐漸從草莽出,晝伏夜走同狐鼪。 衣鉢蕩盡㣲軀在,性命真如飛鳥輕。 丈人豈願聞䘮亂,神州豈冝有戰争。 故人更邀住廬嶽,萬乗垂衣右北平。 燕中耆舊寄書說,早晩單于和議成。 語罷空林轉蕭瑟,茫茫天地終何情。
拼音
李攀龍

李攀龍

明山東歷城人,字於鱗,號滄溟。少孤家貧,嗜詩歌,厭訓詁之學,日讀古書,里人目爲狂生。嘉靖二十三年進士。授刑部廣東司主事,擢陝西提學副使,累遷河南按察使。母喪,心痛病卒。官郎署時,與謝榛、吳維嶽、樑有譽、王世貞稱“五子”,又益以吳國倫、徐中行稱“後七子”,而以攀龍、世貞爲魁首,操海內文章之柄垂二十年。其持論詩不讀盛唐以後人集,文不讀西漢以後人作。攀龍有才力,詩以聲調稱,然古樂府似臨摹帖,並無可觀。文章失之模擬生澀,而效之者甚衆。有《古今詩刪》、《李滄溟集》。 ► 14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