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門道中書所見

金城留旬浹,兀兀醉歌舞。 出門覽民風,慘慘愁肺腑。 去年夏秋旱,七月黍穟吐。 一昔營幕來,天明但平土。 調度急星火,逋負迫捶楚。 網羅方高懸,樂國果何所。 食禾有百螣,擇肉非一虎。 呼天天不聞,感諷復何補。 單衣者誰子,販糴就南府。 傾身營一飽,豈樂遠服賈。 盤盤雁門道,雲澗深以阻。 半嶺逢驅車,人牛一何苦!
拼音
元好問

元好問

元好問,字裕之,號遺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鮮卑族拓跋氏,元好問過繼叔父元格;七歲能詩,十四歲從學郝天挺,六載而業成;興定五年(1221)進士,不就選;正大元年(1224),中博學宏詞科,授儒林郎,充國史院編修,歷鎮平、南陽、內鄉縣令。八年(1231)秋,受詔入都,除尚書省掾、左司都事,轉員外郎;金亡不仕,元憲宗七年卒於獲鹿寓舍;工詩文,在金元之際頗負重望;詩詞風格沉鬱,並多傷時感事之作。其《論詩》絕句三十首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頗有地位;作有《遺山集》又名《遺山先生文集》,編有《中州集》。 ► 8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