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登黃山

空齋蹋壁臥,忽夢溪山好。 朝騎禿尾驢,來尋雪中道。 石壁引孤鬆,長空沒飛鳥。 不見遠山橫,寒煙起林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蹋壁:靠着牆壁。蹋,同「踏」。
  • 禿尾驢:驢的一種。
  • 林杪(miǎo):樹梢,樹枝的細梢。

翻譯

在空寂的屋中靠着牆壁而臥,忽然夢到了那溪水山巒的美好。早上騎着禿尾驢,來尋找雪中的道路。石壁邊挺立着孤獨的松樹,遼闊的天空中看不見飛鳥。看不見遠處橫亙的山巒,只有寒煙在樹梢升起。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雪中登黃山的情景和感受。詩中通過「空齋蹋壁臥」營造出一種孤寂的氛圍,「夢溪山好」則透露出對美好景緻的嚮往。接着「朝騎禿尾驢」的形象很生動,展現了詩人獨特的行徑。「石壁引孤鬆」刻畫出孤鬆在石壁邊的挺拔之姿,「長空沒飛鳥」更增添了那份寂靜與空曠。最後「不見遠山橫,寒煙起林杪」以景結情,寒煙在林梢升起的畫面極富詩意,留給讀者無盡的遐想與回味。整首詩意境清幽空靈,語言簡潔明快,表現出詩人對黃山雪景的獨特感悟和喜愛。

王士禛

原名王士禛,賜名士禎,字子眞,一字貽上,號阮亭,又號漁洋山人,世稱王漁洋,諡文簡。山東新城(今桓臺縣)人,常自稱濟南人。清順治十五年(西元一六五八年)進士,康熙四十三年(西元一七〇四年)官至刑部尚書,頗有政聲。清初傑出詩人、文學家,繼錢牧齋之後主盟詩壇,與朱竹垞並稱「南朱北王」。詩論創「神韻」説,於後世影響深遠。早年詩作清麗澄淡,中年轉爲蒼勁。擅長各體,尤工七絕。好爲筆記,有《池北偶談》、《古夫於亭雜録》、《香祖筆記》等。 ► 32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