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寇

· 劉黻
戊午九月十,洶洶群寇生。 疋枹與赤水,參會童石氓。 烹牛飫兇豎,剚人諂妖靈。 長驅無齟齬,四境騰沸羹。 野廬競趨察,廛市爭奔城。 啼號震暮夜,陰氣昏冥冥。 携持半箱筥,扛舁及甕罌。 雞豕頭駢闐,脅息驚吞聲。 宇內同一胞,何事起攙槍。 據險惡氛聚,血牙餘種獰。 原嶺迤巢穴,習鬭惟輕生。 擲首視爲戲,揭竿誰敢攖。 父老謂曩日,草竊恣橫行。 郡將出奇計,一勦諸峒平。 老熊痛已定,悍虎謀方興。 若非急討捕,終難保桑耕。 官兵駐大曷,警報馳飛星。 探旗逼軍旅,登城羅義丁。 菱角隠阨塞,松明通曉更。 山前號令肅,鈴閣籌算精。 疋馬熟往來,老穉倚以寧。 溪潛鱗且遁,林散翼亦驚。 顧予久放逐,逢此增伶俜。 夜寢不忍睫,朝餐何所營。 無垢畫火攻,坐令妖祲清。 孰謂毛錐鈍,不逮蝥旗登。
拼音
劉黻

劉黻

宋溫州樂清人,字聲伯,號蒙川、質翁。少讀於雁蕩山僧寺,理宗淳祐十年試入太學。以上書忤執政,安置南安軍。及還,復極言政治得失。以材署昭慶軍節度掌書記,由學官試館職。歷監察御史,改正字,官至吏部尚書兼工部尚書、中書舍人。元兵陷臨安,陳宜中謀擁二王,迎黻共政,行至羅浮病卒。有《蒙川遺稿》。 ► 3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