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懷

涼飆振庭樹,浮雲結重陰。中情忽不樂,拂幾彈鳴琴。 泠泠多苦調,零淚沾衣衿。遠懷東都士,登彼北邙岑。 悵然望京洛,《五噫》發哀吟。悠悠千載下,誰識古人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涼飆(biāo):涼風。
  • 庭樹:庭院中的樹木。
  • 浮雲:飄動的雲。
  • 重陰:濃密的雲層。
  • 中情:內心的情感。
  • 拂幾:輕拂几案。
  • 鳴琴:彈奏的琴聲。
  • 泠泠(líng):形容聲音清脆。
  • 苦調:悲傷的曲調。
  • 零淚:落淚。
  • 衣衿(jīn):衣襟。
  • 東都士:指東漢都城洛陽的士人。
  • 北邙岑(cén):北邙山,在洛陽北,古代多葬士人。
  • 京洛:指洛陽,古代中國的首都之一。
  • 《五噫》:古代的一首哀歌。
  • 悠悠:長久。
  • 千載:千年。

翻譯

涼風搖動着庭院中的樹木,浮雲聚集成濃密的陰霾。我心中忽然感到不快,便拂去几案上的塵埃,彈起了琴。琴聲清脆卻充滿悲傷,我的淚水不由自主地沾溼了衣襟。我懷念着東都的士人,他們曾登上那北邙山。我悵然地望着洛陽的方向,吟唱起《五噫》這首哀歌。千年之後,還有誰能理解古人的心意呢?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秋日的涼風和浮雲,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憂鬱和孤獨。詩中「涼飆振庭樹,浮雲結重陰」以自然景象映射出詩人內心的沉重。彈琴和落淚的描寫,進一步抒發了詩人的哀愁。結尾的「悠悠千載下,誰識古人心」則流露出對古人情感的懷念與對現代人理解能力的質疑,增添了詩的深遠意境和哲理意味。

劉永之

元臨江清江人,字仲修,號山陰道士。少隨父宦遊,治《春秋》學,工詩文,善書法。日與楊伯謙、彭聲之輩講論風雅,當世翕然宗之。明洪武初征至金陵,以重聽辭歸。有《山陰集》。 ► 1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