遐想亭爲憲史劉原善作
柏府多清暇,西曹愛苦吟。
結亭修竹淨,開徑古苔深。
拄笏延朝爽,抽毫對夕陰。
色分滄海樹,興接紫山岑。
鶴唳雲侵戶,烏啼露滿林。
冰紈韜羽扇,素錦藉瑤琴。
佩響玲瓏玉,杯浮錯落金。
管寧應有約,早晚共幽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柏府(bǎi fǔ):古代官署名,指御史臺。 西曹:古代官署名,指刑部。 拄笏(zhǔ hù):古代官員持笏板,此處指官員。 抽毫:指書寫。 滄海:大海。 紫山:指仙山,傳說中的山名。 岑(cén):小而高的山。 冰紈(bīng wán):細薄的絲織品。 羽扇:用羽毛製作的扇子。 素錦:白色的錦緞。 瑤琴:美玉製成的琴。 玲瓏玉:形容玉器精緻。 錯落金:形容金器錯落有致。 管寧:人名,東漢末年隱士。 幽尋:隱祕的尋訪。
翻譯
在柏府有許多清閒時光,西曹的官員喜愛苦吟詩篇。 建造一座亭子,四周修竹潔淨,開闢一條小徑,古苔深深。 官員持笏板迎接早晨的清爽,書寫時對着傍晚的陰涼。 景色分隔了滄海邊的樹木,興致連接着紫山的小峯。 鶴鳴聲似乎侵入門戶,烏鴉啼叫露水滿林。 細薄的絲織品包裹着羽扇,白色的錦緞鋪墊着瑤琴。 玉器發出玲瓏的響聲,金器錯落有致地浮現。 管寧應該有個約定,早晚共同進行隱祕的尋訪。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官員在柏府的清閒生活,通過「結亭修竹」、「開徑古苔」等意象,展現了其高雅的生活情趣。詩中「拄笏延朝爽,抽毫對夕陰」表達了官員的從容與雅緻。後文通過「鶴唳雲侵戶,烏啼露滿林」等自然景象,進一步以景抒情,表達了對隱逸生活的嚮往。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元代文人官員的生活理想與審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