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胡參謀書懷韻簡彭書記

青年杜書記,白髮漢郎官。 曉佩聯清響,春衫奈薄寒。 詞賦哀時切,詩書易俗難。 頗聞邊報早,聊足慰辛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曉佩:早晨佩戴的玉佩。
  • 清響:清脆的響聲。
  • 春衫:春天的衣服。
  • 薄寒:輕微的寒意。
  • 詞賦:指文學作品,特別是詩歌和賦文。
  • 哀時切:深刻地反映時世的悲哀。
  • 詩書:指文學和學問。
  • 易俗難:改變習俗是困難的。
  • 邊報:邊疆的消息或報告。
  • 聊足:勉強足夠。
  • 辛酸:痛苦和悲傷。

翻譯

年輕的杜書記,白髮的漢朝官員。 清晨玉佩發出清脆的響聲,春衣卻難以抵禦輕微的寒意。 他的文學作品深刻地反映了時代的悲哀,詩書學問雖好,但要改變習俗卻非常困難。 聽說邊疆的消息已經傳來,這勉強足以安慰我內心的痛苦和悲傷。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青年書記與白髮官員的形象,描繪了時光流轉與人生滄桑。詩中「曉佩聯清響,春衫奈薄寒」一句,既展現了清晨的寧靜與清脆,又隱喻了人生的脆弱與無奈。後文提到「詞賦哀時切,詩書易俗難」,深刻反映了文學與現實的矛盾,以及改變社會習俗的艱難。結尾的「邊報」與「辛酸」則透露出對時局的關注與個人情感的抒發,體現了詩人對時代變遷的深刻感悟與個人情感的交織。

劉永之

元臨江清江人,字仲修,號山陰道士。少隨父宦遊,治《春秋》學,工詩文,善書法。日與楊伯謙、彭聲之輩講論風雅,當世翕然宗之。明洪武初征至金陵,以重聽辭歸。有《山陰集》。 ► 1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