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聞雞臺

· 劉因
出門人事厭紛紛,春色三分已二分。 十步離山九回顧,一杯到手百無聞。 蒼茫天地有如此,磊落古今何獨君。 欲向荒臺問遺蹟,水明沙浦只行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飲聞雞臺:詩題,指在雞臺飲酒聽聞雞鳴的地方。
  • 春色三分已二分:形容春天已過半,春色已減去三分之二。
  • 百無聞:形容飲酒時心無旁騖,對外界一切聲音都聽而不聞。
  • 蒼茫:形容天地廣闊無邊。
  • 磊落:形容人品行端正,胸懷坦蕩。
  • 荒臺:指荒廢的臺地,可能指雞臺。
  • 水明沙浦:水清澈,沙地平坦,形容景色優美。
  • 行雲:飄動的雲彩,比喻事物變化無常。

翻譯

出門在外,對繁雜的人事感到厭煩,春天的景色已經過了三分之二。 每走十步就回頭望山九次,一杯酒下肚,對外界的聲音都聽而不聞。 天地如此廣闊無邊,古今之間,像你這樣胸懷坦蕩的人又有幾個呢? 想要向荒廢的雞臺詢問遺蹟,但只見水清澈、沙地平坦,只有飄動的雲彩。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世俗紛擾的厭倦和對自然美景的嚮往。詩中,「春色三分已二分」既描繪了春天的流逝,也暗示了詩人對時光易逝的感慨。「十步離山九回顧」則生動表現了詩人對山水的留戀。後兩句通過對天地廣闊和古今人物的對比,抒發了詩人對高潔品格的嚮往。結尾的「水明沙浦只行雲」則以景結情,留下無限遐想。

劉因

劉因

元保定容城人,字夢吉,初名駰,字夢驥,號靜修。學宗程朱,而兼採陸九淵之說。家居教授,隨材器教之,皆有成就。世祖至元十九年,以學行薦於朝,爲承德郎、右贊善大夫。不久,以母疾辭歸。有《靜修文集》。 ► 2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