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調河伯

激王侯四起衝風,望魚屋鱗鱗,貝闕珠宮。兩駕驂螭,桂旗荷蓋,浩蕩西東。 試回首兮崑崙道中,問江皋兮誰集芙蓉。喚起豐隆,先逐黿鼉,後馭蛟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雙調河伯:一種曲牌名,屬於元曲中的雙調。
  • 阿魯威:元代詩人,生平不詳。
  • :激盪,形容風勢猛烈。
  • 王侯:指貴族或有權勢的人。
  • 衝風:猛烈的風。
  • 魚屋鱗鱗:形容水中的魚羣密集,如同屋瓦一般排列。
  • 貝闕珠宮:形容水下宮殿的華麗,貝闕指用貝殼裝飾的宮門,珠宮指用珍珠裝飾的宮殿。
  • 驂螭:古代神話中的一種神獸,常用於駕車。
  • 桂旗荷蓋:桂旗指用桂木製成的旗幟,荷蓋指用荷葉製成的車蓋,這裏形容車駕的華麗。
  • 浩蕩:形容水勢廣闊無邊。
  • 崑崙:古代神話中的神山,位於西方。
  • 江皋:江邊的高地。
  • 集芙蓉:聚集芙蓉花,芙蓉花在古代常用來比喻美女。
  • 豐隆:古代神話中的雷神。
  • 黿鼉:古代神話中的兩種水生動物,黿是一種大龜,鼉是一種鱷魚。
  • 馭蛟龍:駕馭蛟龍,蛟龍是古代神話中的水生神獸。

翻譯

猛烈的風激盪着王侯們四起,望向水中,魚羣密集如屋瓦,水下宮殿華麗如貝闕珠宮。兩輛神獸驂螭拉的車,桂木旗幟荷葉車蓋,浩浩蕩蕩地向西東行駛。 試着回首望向崑崙山的道路,詢問江邊高地,誰在那裏聚集了芙蓉花。呼喚雷神豐隆,先驅趕大龜和鱷魚,然後駕馭蛟龍。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神話般的壯麗景象,通過豐富的想象和生動的語言,展現了水下世界的神祕與華麗。詩中運用了許多古代神話中的元素,如驂螭、桂旗荷蓋、崑崙、豐隆等,構建了一個超凡脫俗的幻想空間。通過對水下宮殿和神獸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未知世界的嚮往和對自然力量的敬畏。整體上,這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