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舊宅

奉出天家一瓣香,著鞭東魯謁靈光。 堂堂聖像垂龍袞,濟濟賢生列雁行。 屋壁詩書今絕響,衣冠人物只堪傷。 可憐杏老空壇上,惟有寒鴉噪夕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天家:指皇室。
  • 一瓣香:一炷香,表示敬意。
  • 著鞭:執鞭,指啓程前往。
  • 東魯:指山東,孔子故鄉。
  • 靈光:指孔子的智慧和精神。
  • 堂堂:形容莊嚴、威嚴。
  • 龍袞:古代帝王的禮服,這裏指孔子的聖像莊嚴如帝王。
  • 濟濟:形容衆多。
  • 賢生:賢能的學生。
  • 雁行:像雁陣一樣整齊排列。
  • 屋壁:牆壁,這裏指牆壁上曾有的詩書。
  • 絕響:指失傳。
  • 衣冠:指士人的服飾,代指士人。
  • 人物:指有才能、有地位的人。
  • 杏老:指杏壇,孔子講學的地方,這裏指杏壇已老。
  • 空壇:空蕩蕩的講壇。
  • 寒鴉:冬天的烏鴉。
  • :鳴叫。
  • 夕陽:傍晚的太陽。

翻譯

我懷着對皇室的敬意,點燃一炷香,啓程前往山東拜謁孔子的靈光。 孔子的聖像莊嚴如帝王,衆多賢能的學生整齊排列如雁陣。 牆壁上的詩書已經失傳,士人和有才能的人只能令人感傷。 可憐杏壇已老,空蕩蕩的講壇上,只有冬天的烏鴉在夕陽下鳴叫。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對孔子及其學說的敬仰和對文化衰落的哀嘆。詩中,「天家一瓣香」和「著鞭東魯」展現了詩人對孔子的崇敬之情,而「堂堂聖像」和「濟濟賢生」則描繪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莊嚴與衆多。後兩句則通過「屋壁詩書今絕響」和「可憐杏老空壇上」來表達對文化失傳和杏壇荒涼的哀傷,最後以「寒鴉噪夕陽」作爲結尾,增添了詩的淒涼氛圍。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對孔子及其時代的一種緬懷和反思。

汪元量

宋臨安錢塘人,字大有,號水雲子。度宗鹹淳間進士。以善琴供奉內廷。宋亡,隨北去。後爲道士南歸,往來匡廬、彭蠡間,蹤跡莫測。爲詩慷慨有氣節,多紀國亡北徙事,後人推爲“詩史”。有《水雲集》、《湖山類稿》。 ► 5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