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

楊柳堤邊看渡船,金山山上訪金仙。 一江風起塵揚海,兩岸潮來浪拍天。 龍化老人頻問法,狐爲少婦竊聽禪。 此機何與書生事,且借方牀熟晝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楊柳堤:長滿楊柳的堤岸。
  • 金山:地名,位於今江蘇省鎮江市。
  • 金仙:指佛教中的高僧或神仙。
  • 一江:指長江。
  • 龍化老人:指傳說中變化多端的老人,可能指高僧或道士。
  • 狐爲少婦:指狐狸變成的少婦,這裏可能指妖精或神祕的女性。
  • 竊聽禪:偷偷聽禪,禪指佛教的修行方法。
  • 此機:這裏指禪機,即佛教中的深奧道理。
  • 書生:讀書人,指作者自己。
  • 方牀:方形的牀。
  • 熟晝眠:白天熟睡。

翻譯

在楊柳環繞的堤岸邊,我靜靜地看着渡船來往,登上金山山,拜訪那裏的金仙。長江上風起時,塵土飛揚,彷彿海面上的波濤;兩岸潮水涌來,巨浪拍打着天空。傳說中的龍化老人頻頻向我傳授佛法,而狐狸變成的少婦則在偷偷地聽禪。這些深奧的禪機與我這個書生有何關係呢?我還是借用這方形的牀,好好地在白天熟睡一番吧。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在金山遊覽時的所見所感,通過自然景觀與神祕傳說的結合,展現了作者對世事超然的態度。詩中「一江風起塵揚海,兩岸潮來浪拍天」生動描繪了長江的壯闊景象,而「龍化老人」與「狐爲少婦」則增添了詩的神祕色彩。最後兩句表達了作者對禪機的不解與超脫,選擇在白天熟睡,體現了其淡泊名利、追求內心寧靜的生活態度。

汪元量

宋臨安錢塘人,字大有,號水雲子。度宗鹹淳間進士。以善琴供奉內廷。宋亡,隨北去。後爲道士南歸,往來匡廬、彭蠡間,蹤跡莫測。爲詩慷慨有氣節,多紀國亡北徙事,後人推爲“詩史”。有《水雲集》、《湖山類稿》。 ► 5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