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柁樓:船上的樓艙。
- 佩韋:韋,一種柔韌的皮繩,古人常佩於身以自警,因其性柔韌,用以比喻緩。這裏可能指佩戴韋帶的人,即詩人思念的對象。
- 癡坐:呆坐,形容心事重重,無法入睡。
翻譯
夜晚停泊在新安驛,西風輕拂着八月的天空。 溪邊的樹叢中,人家在船樓前準備晚餐。 水位下降,星星彷彿移動了石頭的位置,雲散後月亮從船邊墜落。 我遠遠地思念着那位佩戴韋帶的人,呆坐在那裏,整夜無法入眠。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夜晚停泊時的靜謐景象,通過細膩的自然描寫傳達了深切的思念之情。詩中「水落星移石,雲開月墮船」一句,巧妙地運用了對仗和意象疊加,表達了時間的流逝和夜晚的寧靜美。末句「遙思佩韋者,癡坐不成眠」則直抒胸臆,展現了詩人因思念而夜不能寐的深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顧瑛細膩的情感表達和精湛的詩歌技藝。
顧瑛
元崑山人,一名德輝,又名阿瑛,字仲瑛,號金粟道人。年三十始折節讀書。築園池名玉山佳處,日夜與客置酒賦詩,四方學士鹹至其家。園池亭榭之盛,圖史之富,冠絕一時。嘗舉茂才,授會稽教諭,闢行省屬官,皆不就。張士誠據吳,欲強以官,乃去隱嘉興之合溪。母喪歸,士誠再闢之,遂斷髮廬墓。洪武初,徙濠梁卒。有《玉山璞稿》。
► 1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