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字木蘭花

全真門戶。靜靜清清無作做。非易非難。財色無明盡結丹。 真龍真虎。境滅心忘知去處。鉛汞相傳。交媾須離種種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全真:指全真教,中國道教的一個重要流派。
  • 門戶:這裏指教派或學派的體系和方法。
  • 無作做:不做作,指自然無爲的狀態。
  • 非易非難:既不容易也不難,形容事情的難度適中。
  • 財色無明:指對財富和色慾的無知和迷戀。
  • 結丹:道教術語,指修煉內丹,達到精神上的淨化和提升。
  • 真龍真虎:道教中象徵陰陽調和、內外合一的象徵。
  • 境滅心忘:指達到一種超越物質世界,心無雜念的境界。
  • 鉛汞:道教煉丹術中的兩種重要物質,象徵陰陽。
  • 相傳:相互傳授,指道教修煉中的師徒傳承。
  • 交媾:原指男女交合,這裏比喻陰陽調和。
  • 種種邊:指各種極端或偏頗的狀態。

翻譯

全真教的修煉方法,是清靜無爲,不做作。修煉既不容易也不難,關鍵在於擺脫對財富和色慾的迷戀,從而修煉內丹。真正的龍和虎,象徵着陰陽調和,當物質世界的束縛消失,心無雜念時,就能知道修煉的真正去處。鉛和汞相互傳授,象徵陰陽的調和,修煉時必須遠離各種極端狀態。

賞析

這首作品是金代道士譚處端所作,主要闡述了全真教的修煉理念和方法。詩中強調了清靜無爲、擺脫世俗慾望的重要性,以及陰陽調和、心無雜念的修煉境界。通過使用「真龍真虎」、「鉛汞相傳」等象徵性語言,表達了道教修煉的深奧和神祕。整體上,這首詩體現了道教追求精神淨化和內在提升的哲學思想。

譚處端

元道士。東牟人,字通正,初名玉,號長真子。博學,工草隸書。師王重陽,傳襲其道,往來於洛川之上。有《水雲前後集》。 ► 1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