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雞鳴寺獨坐

· 陳履
疏星淡月秣陵秋,獨客翛然動遠愁。 萬里音書懸北雁,孤山風物異南樓。 光搖石室涼應透,影落銀河淨欲流。 是處旅魂驚不定,清砧遙夜送聲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秣陵:今南京的古稱。
  • 翛然:形容心情孤寂、無拘無束的樣子。
  • 懸北雁:比喻音信斷絕。
  • 孤山:指南京的紫金山。
  • 南樓:指南京的樓閣。
  • 石室:指雞鳴寺內的石窟或石室。
  • 銀河:指天上的銀河。
  • 清砧:指擣衣聲,砧(zhēn)。

繙譯

在秣陵的鞦天,稀疏的星星和淡淡的月光下,我獨自一人坐著,感到一種遠方的憂愁。北方的消息如同懸在空中的雁群,而這裡的山景與南樓的風光截然不同。石室中的光線涼爽而透明,銀河的影子清晰欲流。在這樣的夜晚,旅人的心情難以平靜,遠処的擣衣聲在夜空中幽幽傳來。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中鞦夜晚在雞鳴寺獨坐時的孤獨與憂愁。通過“疏星淡月”和“獨客翛然”等意象,表達了詩人對遠方音信的渴望和對異鄕風物的感慨。詩中“光搖石室”和“影落銀河”的描繪,增添了神秘與甯靜的氛圍,而“清砧遙夜送聲幽”則巧妙地以聲音爲媒介,傳達了詩人內心的不安與孤寂。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故鄕的思唸和對旅途的感慨。

陳履

明廣東東莞人,字德基,原名天澤。隆慶五年進士。歷知蒲圻、休寧、崇德知縣,官至廣西按察副使,兵備蒼梧。致仕後日以吟詠爲事。有《懸榻齋稿》。 ► 20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