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雜詠四首
仁杏兩巨株,夾立門左右。
栽植多歷年,幹直枝葉茂。
兩淮兵禍烈,邑屋殘燬久。
歲徵戰艦材,窮谷斧斤走。
居然脫戕斃,疑有神明守。
此來築室居,乃喜見駢秀。
西株戈戟張,東株車蓋覆。
又如衛士嚴,猛氣出介冑。
主人愛護之,從此保真壽。
物遇自有時,不必計遲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桐城:地名,今安徽省桐城市。
- 陶安:明代詩人。
- 仁杏:指杏樹,這裏特指兩株巨大的杏樹。
- 兩淮:指淮河兩岸地區。
- 兵禍:戰爭帶來的災難。
- 邑屋:城鎮的房屋。
- 殘燬(huǐ):毀壞。
- 歲徵:每年徵收。
- 戰艦材:建造戰船所需的木材。
- 窮谷:深谷。
- 斧斤:斧頭,這裏指砍伐。
- 戕斃(qiāng bì):被殺害。
- 神明守:神靈的保護。
- 駢秀:並列的美麗。
- 戈戟張:像戈和戟一樣張開,形容樹枝的形狀。
- 車蓋覆:像車蓋一樣覆蓋,形容樹冠的形狀。
- 衛士嚴:像衛士一樣嚴整。
- 猛氣出介冑:形容樹木的氣勢像穿着鎧甲的勇士一樣威猛。
- 真壽:真正的長壽。
- 遲驟:遲早。
翻譯
桐城雜詠四首 [明]陶安 兩株巨大的杏樹,分別站立在門的左右。 它們栽植已久,主幹直挺,枝葉茂盛。 兩淮地區戰火連天,城鎮房屋早已毀壞。 每年都要徵收建造戰船的木材,深谷中斧頭聲不斷。 這兩株杏樹居然倖免於難,似乎有神靈在守護。 如今我來到這裏築室居住,欣喜地看到它們並列的美麗。 西邊的樹枝像戈戟一樣張開,東邊的樹冠像車蓋一樣覆蓋。 又像是嚴整的衛士,氣勢威猛如同穿着鎧甲的勇士。 主人對它們愛護有加,從此它們將享有真正的長壽。 萬物各有其時,不必計較遲早。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兩株杏樹的堅韌與美麗,反映了作者對自然與生命的深刻感悟。詩中,「仁杏」象徵着堅韌不拔的生命力,即使在戰火紛飛的年代,也能倖存下來,展現出頑強的生命力。作者通過對杏樹的描繪,表達了對自然美的讚美和對生命力的敬畏。同時,詩中的「物遇自有時,不必計遲驟」一句,也傳達了一種順應自然、不急不躁的生活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