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房侍御山園新亭與邢判官同遊

· 高適
隱隱春城外,朦朧陳跡深。 君子顧榛莽,興言傷古今。 決河導新流,疏徑蹤舊林。 開亭俯川陸,時景宜招尋。 肅穆逢使軒,夤緣事登臨。 忝遊芝蘭室,還對桃李陰。 岸遠白波來,氣喧黃鳥吟。 因睹歌頌作,始知經濟心。 灌壇有遺風,單父多鳴琴。 誰爲久州縣,蒼生懷德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隱隱:隱約,不分明。
  • 朦朧:模糊不清的樣子。
  • 陳跡:舊時的痕跡。
  • 榛莽:雜亂叢生的草木。
  • 興言:發表言論,表達感慨。
  • 決河:開鑿河道。
  • 疏徑:清理小路。
  • 蹤舊林:沿着舊有的林間小路。
  • 川陸:河流和陸地。
  • 時景:當時的景色。
  • 招尋:邀請尋找,指邀請朋友共同欣賞。
  • 肅穆:莊重嚴肅。
  • 使軒:使者的車。
  • 夤緣:攀附上升,比喻拉攏關係,向上巴結。
  • 忝遊:有幸遊歷。
  • 芝蘭室:比喻高雅的環境或人物。
  • 桃李陰:桃樹和李樹的樹蔭,比喻美好的環境。
  • 白波:白色的波浪,這裏指水波。
  • 黃鳥吟:黃鳥的鳴叫聲。
  • 經濟心:治理國家的心思。
  • 灌壇:古代祭祀時用來灌酒的罈子,這裏指祭祀的遺風。
  • 單父:古代地名,這裏指單父的琴聲。
  • 蒼生:百姓。

翻譯

隱約可見春城之外,模糊的舊時痕跡深藏其中。君子看着雜亂的草木,感慨古今變遷。開鑿河道引導新流,清理小路沿着舊有的林間小路。新建的亭子俯瞰河流和陸地,當時的景色適宜邀請朋友共同欣賞。莊重嚴肅地迎接使者的車,攀附關係一同登臨。有幸遊歷高雅的環境,還享受着桃李樹蔭下的美好。遠處岸邊白色的波浪涌來,空氣中迴盪着黃鳥的鳴叫。因爲看到歌頌的作品,才知道治理國家的心思。灌壇還保留着古代祭祀的風俗,單父之地多有琴聲。誰願意長久地留在州縣,百姓懷念着有德的聲音。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春城外新亭的景色,通過對比古今,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欣賞和對歷史變遷的感慨。詩中「決河導新流,疏徑蹤舊林」展示了詩人對自然環境的改造與尊重,而「因睹歌頌作,始知經濟心」則體現了詩人對治理國家之道的思考。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既展現了自然之美,又蘊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高適

高適

高適,字達夫、仲武,漢族,唐朝渤海郡(今河北景縣)人,後遷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陽)。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騎常侍、渤海縣,世稱高常侍。高適與岑參並稱“高岑”,有《高常侍集》等傳世,其詩筆力雄健,氣勢奔放,洋溢着盛唐時期所特有的奮發進取、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開封禹王臺五賢祠即專爲高適、李白、杜甫、何景明、李夢陽而立。後人又把高適、岑參、王昌齡、王之渙合稱“邊塞四詩人”。 ► 2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