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詩三十八首 · 其二十三
翡翠巢南海,雄雌珠樹林。
何知美人意,驕愛比黃金。
殺身炎州里,委羽玉堂陰。
旖旎光首飾,葳蕤爛錦衾。
豈不在遐遠,虞羅忽見尋。
多材信爲累,嘆息此珍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翡翠:一種翠鳥,羽毛青綠色,有光澤。
- 旖旎(yǐ nǐ):柔和美麗。
- 葳蕤(wēi ruí):形容枝葉繁盛。
繙譯
翡翠鳥在南海之濱築巢,雌雄雙雙棲息在珠樹林中。哪裡知道美人的心意,驕縱的寵愛勝過黃金。結果在炎熱的南方被殺害,美麗的羽毛遺棄在玉堂之隂。它們那旖旎的光彩裝飾了首飾,葳蕤的樣子點綴著錦綉的被子。難道是它們原本不在遙遠的地方嗎,卻忽然被獵人的羅網捕獲。多才多藝確實會成爲累贅,衹能爲這珍貴的禽鳥歎息。
賞析
這首詩以翡翠鳥的遭遇爲喻,抒發了詩人對自身命運的感慨。詩中描繪翡翠鳥原本生活自在,卻因自身的美麗而遭遇不幸。詩人借此暗示自己才華出衆卻遭排擠。詩歌語言優美,通過對翡翠鳥的描寫,烘托出一種悲哀無奈的氛圍,使人對才華與命運的沖突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陳子昂
唐梓州射洪(今屬四川射洪)人,字伯玉。陳元敬子。曾任右拾遺,後人因稱「陳拾遺」。出身豪族,少任俠,成年後發憤攻讀。唐睿宗文明元年(西元六八四年)登進士第(此據趙儋《故右拾遺陳公旌德碑》。按《唐才子傳·巻一·陳子昂傳》云陳拾遺登第在髙宗開耀二年,誤),上書言建唐髙宗陵墓於洛陽,受武則天賞,拜麟臺祕書省正字。武后垂拱二年(西元六八六年)從軍北征,歸朝,補右衞胄曹參軍,遷右拾遺。萬歳通天元年(西元六九六年),從武攸宜北擊契丹,表掌書記,軍中文翰皆委之。立志許國,然不爲所用,貶署軍曹。聖暦元年(西元六九八年),以父老辭官還鄕,旋居父喪。後爲射洪縣令段簡構陷繫獄,憂憤而卒。陳拾遺於襲六朝餘波之初唐詩壇深表不滿,慨嘆「漢魏風骨,晉宋莫傳」,故欲革「采麗競繁」之齊梁詩風,以承建安、正始之詩重比興寄托之傳統(《與東方左史虬修竹篇序》)。陳詩與其詩論相合,代表作爲《感遇》三十八首,反映武周時代之社會現實甚爲廣泛,抨擊時弊亦較深刻,抒寫胸臆之作則慷慨深沉,風格近於阮歩兵《詠懷》。另有《登幽州臺歌》雖僅四句,然爲歴來傳誦之名篇。陳拾遺爲詩主「漢魏風骨」、「興寄」,所爲書疎,亦全用散體,爲唐詩革新先驅,甚得李杜諸人推崇,韓昌黎云:「國朝盛文章,子昂始髙蹈。」(《薦士》)金元遺山云:「論功若準平呉例,合著黃金鑄子昂。」(《論詩絶句》)其詩文集以四部叢刊本《陳伯玉文集》十巻爲通行,今人徐鵬校點之《陳子昂集》最完備。詩注本有今人彭慶生《陳子昂詩注》。《全唐詩》存詩二巻。《全唐詩外編》補詩一首。生平見唐·盧子潛《陳氏別傳》,《舊唐書·巻一百九十中·〈文苑列傳·陳子昂傳〉》、《新唐書·巻一百〇七·陳子昂傳》。
► 129篇诗文
陳子昂的其他作品
- 《 峴山懷古 》 —— [ 唐 ] 陳子昂
- 《 入峭峽安居溪伐木溪源幽邃林嶺相映有奇致焉 》 —— [ 唐 ] 陳子昂
- 《 晦日宴高氏林亭 》 —— [ 唐 ] 陳子昂
- 《 感遇詩三十八首 · 其一 》 —— [ 唐 ] 陳子昂
- 《 感遇詩三十八首 · 其五 》 —— [ 唐 ] 陳子昂
- 《 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七首 · 其五 · 田光先生 》 —— [ 唐 ] 陳子昂
- 《 同王員外雨後登開元寺南樓因酬暉上人獨坐山亭有贈 》 —— [ 唐 ] 陳子昂
- 《 贈趙六貞固二首 》 —— [ 唐 ] 陳子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