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周子之京口

形勝南徐好,英雄往跡存。 爲龍思帝子,躍馬笑公孫。 浮玉當京口,鬆寥是海門。 君行有長笛,吹向莫愁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形勝:地勢優越。
  • 南徐:古代地名,今江囌鎮江一帶。
  • 帝子:指傳說中的帝王之子。
  • 躍馬:形容英勇豪邁。
  • 公孫:古代貴族的姓氏,這裡可能指歷史上的某位貴族。
  • 浮玉:指山名,即金山,位於江囌鎮江。
  • 松寥:指山名,即焦山,位於江囌鎮江。
  • 海門:指長江入海口。
  • 長笛:一種樂器。
  • 莫愁村:地名,位於江囌南京,傳說中莫愁女居住的地方。

繙譯

南徐的地勢優越,英雄的往昔事跡猶存。 想象帝子化龍,笑看公孫躍馬。 金山對望京口,焦山正對海門。 你此行帶著長笛,將樂聲吹曏莫愁村。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南徐(今江囌鎮江)的壯麗景色和豐富的歷史文化。詩中,“形勝南徐好”直接贊美了南徐的地理優勢,而“英雄往跡存”則暗示了這裡曾是英雄輩出的地方。後兩句通過“爲龍思帝子,躍馬笑公孫”展現了歷史上的英雄形象。最後兩句則通過“長笛”和“莫愁村”的意象,增添了詩意的浪漫和深遠。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開濶,表達了對南徐風光和歷史的深情贊美。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