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樓曲

女媧沉錦石,弄玉失清簫。 冷落鴛鴦殿,飄零烏鵲橋。 馳情河鼓夕,濯發洧盤朝。 及此榮華在,佳期望二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女媧: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創世女神,傳說中她用五彩石補天。
  • 沉錦石:指女媧補天時所用的五彩石。
  • 弄玉:古代傳說中的仙女,善於吹簫。
  • 清簫:指弄玉所吹的簫聲。
  • 鴛鴦殿:指宮殿中象徵夫妻恩愛的場所。
  • 烏鵲橋:傳說中七夕時烏鵲搭成的橋,讓牛郎織女相會。
  • 馳情:放縱情感。
  • 河鼓:即牽牛星,與織女星相對,傳說中牛郎的星宿。
  • 洧盤:古代地名,傳說中仙女沐浴的地方。
  • 濯發:洗髮。
  • 榮華:指青春年華或美好的時光。
  • 二姚:指古代傳說中的兩位美女,可能是指堯帝的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

翻譯

女媧沉下了補天的五彩石,弄玉失去了她那清脆的簫聲。 鴛鴦殿中冷冷清清,烏鵲橋上飄零着離別的愁緒。 在牽牛星的夜晚放縱情感,在洧盤的早晨洗髮清新。 趁着這青春年華還在,期待着與美麗的二姚相遇。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神話傳說的元素,描繪了一幅既神祕又富有情感的畫面。詩中「女媧沉錦石,弄玉失清簫」以神話人物的失落來象徵美好事物的消逝,營造出一種哀愁的氛圍。後句「冷落鴛鴦殿,飄零烏鵲橋」則進一步以具象的場景來表達離別與孤寂。最後兩句「及此榮華在,佳期望二姚」則轉而表達了對美好未來的期待,展現了詩人對青春與美的嚮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細膩,展現了屈大均詩歌的獨特魅力。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