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漢鼎三分:指三國時期魏、蜀、吳三足鼎立的局面。
- 湯七十里:商湯以七十里之地起家,最終建立了商朝。
- 莘野輟耕:指商湯的賢臣伊尹,原在莘野耕種,後被商湯發現並重用。
- 臥龍亦起:指蜀漢丞相諸葛亮,號臥龍,後出山輔佐劉備。
- 殷興劉圮:指商朝興起,而漢朝衰敗。
- 有臣無君:指有賢臣而無明君。
- 玄德非天:玄德指劉備,這裏意指劉備並非天命所歸。
- 錫彼禪乎復何人:錫,賜予;禪,禪讓。這裏指如果劉備不是天命所歸,那麼誰又是呢?
- 出師二表:指諸葛亮的《出師表》。
- 伊邪葛邪:指伊尹和諸葛亮。
- 伯仲皆天民:伯仲,兄弟中的老大和老二,這裏指伊尹和諸葛亮都是天命所歸的賢臣。
翻譯
三國鼎立,商湯以七十里之地興起。伊尹在莘野停止耕種,諸葛亮也出山輔佐劉備。爲何商朝興盛而漢朝衰敗?有賢臣而無明君,就像有明君而無賢臣一樣。劉備並非天命所歸,那麼誰又是呢?諸葛亮的《出師表》也只是徒勞陳述。伊尹和諸葛亮,他們都是天命所歸的賢臣。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三國和商朝歷史的對比,探討了賢臣與明君的關係,以及天命所歸的問題。詩中,「漢鼎三分」與「湯七十里」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商湯的崛起和三國的分裂。伊尹和諸葛亮的形象,則體現了賢臣的重要性。最後,詩人對劉備的質疑和對諸葛亮的評價,表達了對歷史和命運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