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垂虹橋:一座橋樑的名稱。
- 絕岸:陡峭的岸邊。
- 東吳:古代指江蘇一帶,這裏泛指江南地區。
- 三江:指多條江河的匯合處。
- 梯航:梯子和船隻,比喻交通要道。
- 百粵:指古代廣東、廣西一帶的衆多民族。
- 葑田:水中的草地。
- 沮洳:低溼的地方。
- 鮫室:傳說中鮫人居住的地方。
- 魚鳧:魚和鳧(一種水鳥),這裏指水中的生物。
- 鴟夷子:古代傳說中的人物,這裏可能指某個歷史或傳說中的英雄人物。
- 霸圖:稱霸的計劃或圖謀。
翻譯
長長的橋樑垂掛在陡峭的岸邊,其雄偉的氣勢壓過了整個東吳。 風雨中,三條江河在此匯合,成爲連接百粵地區的重要交通要道。 水中的草地連綿不斷,低溼之地遍佈,鮫人居住的地方與水中的魚鳧混雜。 我私下裏驚訝於那位名叫鴟夷子的英雄,他最初的心願是掌握稱霸的宏圖。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垂虹橋及其周邊的壯麗景象,通過「長虹垂絕岸」和「形勢壓東吳」等句,展現了橋樑的雄偉與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詩中「風雨三江合,梯航百粵趨」進一步以風雨中的江河匯合和繁忙的交通景象,強調了此地的戰略地位。後半部分通過對自然景觀的細膩描寫,如「葑田連沮洳,鮫室亂魚鳧」,增添了神祕與生動的色彩。結尾提及「鴟夷子」的霸圖初心,爲整首詩增添了歷史與傳說的厚重感,同時也反映了詩人對於歷史英雄的敬仰與思考。
王逢
元明間常州府江陰人,字原吉。元至正中,作《河清頌》,臺臣薦之,稱疾辭。避亂於淞之青龍江,再遷上海烏泥涇,築草堂以居,自號最閒園丁。辭張士誠徵闢,而爲之劃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學錄用,有司敦迫上道,堅臥不起。自稱席帽山人。詩多懷古傷今,於張氏之亡,頗多感慨。有《梧溪詩集》七卷,記載元、明之際人才國事,多史家所未備。
► 289篇诗文
王逢的其他作品
- 《 寄桃浦諸故知即事五首 》 —— [ 元 ] 王逢
- 《 萱圖爲李恆題於茂清軒中 》 —— [ 元 ] 王逢
- 《 十二月廿二日爲重陽王真人誕辰是日立春在淞江長春道院瞻拜真人及七真像敬題薛一山丹房 》 —— [ 元 ] 王逢
- 《 寄李守道 》 —— [ 元 ] 王逢
- 《 雜題四首 》 —— [ 元 ] 王逢
- 《 和沈掾中秋月 》 —— [ 元 ] 王逢
- 《 挛跛中杂兴二首 其一 》 —— [ 元 ] 王逢
- 《 乙未八月避地前湖三首 其三 》 —— [ 元 ] 王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