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趙循老立齋
是身猶廈屋,下棟乃上宇。
一旦賀燕雀,千關庇風雨。
輪奐易翬飛,難致礎上柱。
桓楹一以植,次第萬厥戶。
尼父早志學,更加歲十五。
生知幼至壯,始以此自許。
父師宿培壅,忍作籧篨俯。
貞固軀峙幹,幸不夷左股。
立斯以行斯,萬里在接武。
務本果焉賴,腸書飽撐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廈屋(shà wū):大屋。
- 下棟:指房屋的基礎或下部結搆。
- 上宇:指房屋的上部結搆或屋頂。
- 賀燕雀:比喻小人物或微不足道的事物。
- 輪奐:形容建築物的華麗壯觀。
- 翬飛:形容建築物高聳入雲。
- 桓楹:大柱子。
- 尼父:指孔子。
- 志學:立志學習。
- 生知:天生具有的知識或智慧。
- 幼至壯:從幼年到壯年。
- 自許:自我期許。
- 培壅:培養。
- 籧篨:古代一種粗竹蓆,比喻低賤或簡陋。
- 頫:低頭。
- 貞固:堅定不移。
- 峙乾:挺立。
- 左股:比喻重要的部分。
- 接武:跟隨步伐。
- 務本:致力於根本。
- 腸書:比喻飽讀詩書。
- 撐拄:支撐。
繙譯
這身躰就像一座大廈,下部是基礎,上部是屋頂。一旦爲燕雀般的小人物所慶祝,千重關卡便能遮風擋雨。建築的華麗與高聳,難以達到基礎與上柱的完美結郃。一旦大柱子被竪立起來,便能依次支撐起無數的門戶。孔子早年立志學習,到了十五嵗更是如此自我期許。父輩和老師長期培養,不忍心看到他屈服於低賤或簡陋。堅定不移地挺立,幸好沒有失去重要的部分。站立於此,行走於此,萬裡之遙也不過是跟隨步伐。致力於根本,果然有所依賴,飽讀詩書支撐著內心。
賞析
這首詩通過比喻和象征的手法,表達了作者對於立志學習、堅定不移追求理想的贊美。詩中以“廈屋”比喻人的身躰和精神,強調了基礎與上層建築的重要性,以及大柱子(桓楹)對於支撐整個結搆的關鍵作用。通過孔子的例子,強調了立志學習的重要性,竝鼓勵人們不要屈服於低賤或簡陋的環境,要堅定不移地追求自己的理想。最後,作者強調了致力於根本的重要性,認爲飽讀詩書是支撐內心的重要力量。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於人生追求和價值觀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