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蘭怨
昭皇迫東遷,望絕忠臣援。堂堂雁門兵,祗足速禍變。
帝酣長星杯,醉魄迷椒殿。神龍失水几上肉,惡梟啄門夜漏半。
龍興赤霧天爲紅,一竁三百皆皇宗。唐家大業至此盡,自古亡國未有若此之哀恫。
樑王歸罪將誰給?奴輩雖誅天有在。金祥殿空殺氣高,賊圭白刃專相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昭皇:指唐昭宗,唐朝的皇帝。
- 東遷:指唐昭宗被迫遷都洛陽。
- 雁門兵:指唐朝的軍隊。
- 帝酣:皇帝醉酒。
- 長星盃:指飲酒的器具,這裡象征皇帝沉溺於酒色。
- 椒殿:指皇宮中的殿堂。
- 神龍失水:比喻皇帝失去權力。
- 幾上肉:比喻任人宰割。
- 惡梟啄門:比喻叛亂者攻擊皇宮。
- 夜漏半:指深夜。
- 龍興赤霧:形容戰亂中的血腥場景。
- 一竁三百皆皇宗:指一次屠殺中,三百名皇族成員被殺。
- 梁王:指硃溫,後梁的開國皇帝。
- 賊圭:指叛亂者的武器。
繙譯
唐昭宗被迫曏東遷都,忠臣們絕望地看著援軍無望。雁門關的軍隊,衹能加速國家的禍亂。 皇帝沉溺於酒色,醉意朦朧中迷失在皇宮的椒殿。皇帝失去了權力,如同失去水的神龍,成爲任人宰割的肉。叛亂者如惡梟般在深夜攻擊皇宮。 戰亂中,天空被血霧染紅,一次屠殺中,三百名皇族成員被殺。唐朝的大業至此終結,自古以來,沒有哪個國家的滅亡比這更令人悲痛。 梁王硃溫歸罪於他人,但天意難違。金祥殿中殺氣騰騰,叛亂者手持白刃,準備相待。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唐朝末年的混亂和衰敗,通過生動的意象和強烈的情感表達,展現了皇帝的無能和國家的危機。詩中“神龍失水”和“惡梟啄門”等比喻形象生動,深刻揭示了皇帝權力的喪失和國家的動蕩。整首詩語言凝練,情感深沉,是對唐朝滅亡的深刻反思和哀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