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掛蓑衣圖

袞衣元是抱官愁,富貴何人得自由。 千古蓑衣看不足,一竿斜曰轉船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袞衣(gǔn yī):古代帝王或高級官員的禮服。
  • 元是:原來是。
  • 抱官愁:指爲官職所累,心中充滿憂愁。
  • 富貴何人得自由:富貴之人又有誰能真正得到自由。
  • 千古:指長遠的時間。
  • 看不足:看不厭,看不盡。
  • 一竿斜曰:指夕陽斜照,形容時間已晚。
  • 轉船頭:改變船的方向,這裏比喻改變生活態度或方式。

翻譯

原來是穿着華貴禮服的人,心中充滿了爲官職所累的憂愁, 富貴之人又有誰能真正得到自由呢? 長久以來,我總是看不厭那穿着蓑衣的漁夫, 夕陽斜照,他改變船的方向,繼續他的生活。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袞衣與蓑衣,表達了作者對官場生活的厭倦和對自由生活的嚮往。詩中「袞衣元是抱官愁」一句,直接點出了官場的束縛和憂愁,而「富貴何人得自由」則進一步強調了富貴並不能帶來真正的自由。後兩句則通過描繪漁夫的形象,表達了作者對簡單、自由生活的羨慕和嚮往。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自由生活的渴望和對官場生活的反思。

尹廷高

廷高,字仲明,別號六峯,遂昌人。其父竹坡,當宋季以能詩稱。仲明遭亂轉徙,宋亡二十年,始歸故鄉。嘗掌教於永嘉,秩滿至京,謝病歸。所著有《玉井樵唱正續稿》。自題其卷首雲:「先君登癸丑奉常第,宦遊湖海,作詩凡千餘首。丙子,家燬於寇,遺編散落,無一存者。僅憶《秋日寄僧》一聯曰:『白蘋影蘸無痕水,黃菊香催未了詩。』先業無傳,雅道幾廢,不肖孤之罪也。」觀此,則仲明詩學,有自來矣。 ► 283篇诗文